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個人,真的在看這本書,那麼或許你能夠感受得到,這個故事前後的情感變化。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我也不知道能寫多久,是不是足夠支撐我變成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可是我想把這個故事講好,哪怕隻是講給自己聽。
沒有一個人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詬病,更不會有一個作者希望自己的第一本書是個“破爛”。
可是很不巧的是,我的開篇真的寫的很破爛。
佛家裏有個詞叫做“不退轉”。
意思是你走過的路,是沒有辦法再回頭的。
所以啊,無論故事的開頭有多麼差勁,我都不會試圖去把它改的更精致一些,那是我第一次滿懷著熱忱寫下的故事,也是我作為一個稚嫩寫手,寫下的第一個長篇開頭。
我希望這個匆匆起草的故事,能留下來。
————
不騙人的講,寫這本書的初衷,其實隻是為了鍛煉文筆,為之後我想寫的那個故事作鋪墊和打磨。
我心裏有個無論如何一定要寫的故事,但我害怕我沒有能力去把故事講好,才會用這個臨時想出來的、漏洞百出的故事作為“替代品”。
本來是想著盡快完結,然後去展開我應該去寫的那個故事。
就像很多剛開始寫的作家一樣,寫到不滿意的地方就切掉,拋下這個故事,再重新寫一本。
我承認,我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
這沒有什麼不好的,可是我總覺得這樣不對。
“不應該是這樣的。”
於是我就這麼憋著一股勁兒,硬著頭皮把一開始破爛稀碎的故事想辦法去完善。
慢慢補全設定,一步步去將世界觀構建完善,將幹癟的人物變得豐滿起來……
寫著寫著,越來越多的構思和設想在我腦子裏展開,故事的大綱也越來越多,很多想說的話也在無形之中堆在了這本還很稚嫩和糟糕的書中。
第一卷有五十七萬字,其中有五十萬字,我都很不滿意。
故事的連貫性、文章開頭的敘事方法和描繪出的場景,不客氣的說,即便是我自己,都完全看不下去,真的寫的很爛。
後來寫的越來越多,講故事的方法也從糟糕變成了還可以看一看,我用了六十萬字的時間,讓自己變的稍微厲害了那麼一點點。
我希望,在這個還未完善的故事的最後,我能發自內心的笑著告訴自己,作為一個“作者”,我沒有拋棄掉任何一個故事。
————
關於書名,寫之前我有想過很多,最開始寫大綱的時候,暫定的書名叫《時間停止後的新世界》,讀起來要比現在這個要好很多,可是有種“輕”的味道,不是很合貼主題。
於是發布的時候,草草的刪掉了後麵四個字,暫用《時間停止後》作為書名。
說實話,這個名字爛透了。
手機電腦上隨便打開一個搜索引擎,打上這幾個字,出來的都會是些奇奇怪怪的視屏和文字。
後來我有想過,是不是應該換一個更像是“”的名字。
《時遊》,這是我想過的最好的、最符合故事內容的一個書名。
但是在簽約之前的最後最後,我還是選擇了《時間停止後》。
具體的原因,也很簡單,我突然想出了一個惡趣味的遊戲:書名和分卷名,是不是可以連在一起。
那天我看著我草率而又簡陋的大綱,匆匆擬出了全部分卷的名稱。
我不知道之後會不會因為突然地天馬行空,而導致分卷增加、題目更改這樣的事情,但書名和分卷名的“聯動”,一定是不會改掉的。
第一卷叫做“黑與白的兩麵”,很好解釋,骰子的黑白兩麵,很直接,也很草率。
《時間停止後黑與白的兩麵》,聽起來是不是好像更像一部輕了?
第二卷也在剛剛發布,叫做“被定義的善惡”。
這一卷很難講,我不確定我能不能把腦子裏想說的話全部通過文字描述出來,但如果我做得到,那我距離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也就不是很遠了。
之後的卷名,我也都已經擬好,這意味著故事的總體走向不會變。
最後,還是開始的那句話,寫這本書的初衷,隻是為了鍛煉文筆,讓自己有駕馭長篇的能力。
但是,我知道的匆匆爛尾和被作者隨意丟棄的“坑”對讀者的傷害有多大,所以隻要有一個人在看,我就不會讓這個故事的結局是被丟進垃圾桶裏。
(PS:順便說一下筆名,這個名字我真的很喜歡,但同樣的,這個名字的由來和故事一樣,也很草率。
關於筆名我想了很久,但始終找不到一個有趣且朗朗上口的名字。
那天晚吃過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恰好我家貓睡醒,從枕頭上晃晃悠悠的來到客廳,然後一屁股坐在了我的人字拖上。
而她的兩隻爪子,剛剛好插進了拖鞋分開腳趾的兩邊,貓字拖也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