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招搖山、麗水(1 / 2)

(本書的時空不是曆史上哪個特定的時代,而是借用山海經架空的東方世界,請勿較真。)

……

神州大地,四海八荒之中,有一個區域名為“南山”。

南山的第一山脈是鵲山山脈,鵲山山脈之中,又以招搖山為龍頭,南山有名的招搖派,正設立在招搖山。

招搖山下有許多村鎮,此時,幾輛馬車正從一個叫做“兆平村”的小村子裏邊行駛出來。

馬車的車廂之內,江棄一臉好奇地伸出頭顱,時而眺望連綿不絕、聳立雲霄的鵲山山脈,時而俯視波瀾起伏、橫穿村鎮的麗水。

他看到了,那鵲山山脈,就像一隻喜鵲,兩翼翻飛。

江棄自小生活在兆平村,到了如今十三歲,除卻打獵、趕集,從來沒有出過這麼長距離的遠門。

這一次是父親江忠帶他進城的,說是要去參加招搖派外門弟子的考核。

一路還見到了山腰出沒的猩猩,也就是書上說的“狌狌”,還有城外種植的“祝餘草”、“迷糓樹”,麗水旁邊圈養的“育沛”,看到這些新奇的東西,充分滿足了他少年的好奇心,恨不得跳出車廂瞧個仔細,和狌狌搏鬥一番。

本來招搖派的考核,論理也輪不到他這個鄉野的小子。

但是這“鄉野小子”有些不凡之處,其一,村裏人都說他是從麗水上飄來的,就像說書先生講的《西遊釋厄傳》裏邊的“江流兒”,不知生於何方,父母是誰。

由於這段緣故,被膝下無兒女的江忠收養,故而取名“江棄”,意思是“江上飄來的棄兒”。

江棄大約從懂事開始,才常常聽到村裏人都這麼說,卻是沒有接受不了的,大概早已把江忠這唯一親人當成真正的父親,也沒心思計較什麼血緣了。

其二,他打獵、下田地的時候,眾人發現,他的力氣,約莫相當於三四個青壯勞力,村人視為天生的神力,幾個地主都想要他來做活。

且是讀過兩年義學的,大體看得懂一些書,由於這些條件,再加上其三,江忠又給同鄉的周員外送了幾隻老母雞、特產、藥材,那周員外和招搖派的外門管事有些關係。早年江棄讀義學時,周員外之子周畫與其結成了好兄弟。

周員外有了點笑顏,在舉薦表上填了“江棄,能文能武,文武雙全,完全符合參考條件,甚至猶有過之”。

名額就這樣報上去了。

養父江忠也是讀過義學的,隻不過父子倆別說秀才、舉人那些遙不可及的功名頭銜,就連最低一等的“童生”頭銜都沒獲得。

倒不是考不上,而是義學之後,筆墨紙硯、教書先生的費用,他們遠遠無法承擔。

原本靠江棄的勞力,也不是不能夠,然而鄉野村鎮,有官府收稅、地主盤剝、打行肆虐,豈是平民能夠抗衡,一年到頭,能吃飽穿暖便是老天開眼了。

不過,在江棄的心裏,父親向來是很厲害的,因為父親在城裏邊待過,早年四處給人做長工,也走過很多地方,在兆平村,父親還是略懂藥草的醫師學徒。

江忠這樣有點知識的底層人,一直希望孩子能走出去,闖出點家業。

“阿棄,你看這雲山霧罩,生來能見識一番仙家寶地是什麼樣子,便不辜負此生了。”同車廂的江忠眺望遠山,感慨地開口。

因不放心兒子一人前來,老父親自領著。

看著越接近招搖山,麗水源頭越近,絲絲靈氣蕩漾其間,那些祝餘、迷糓草木更是讓江忠這個癡迷於藥草的人,掩飾不住的滿臉熱切:“你看,那些形似韭菜,而又多了幾分光亮的,叫做祝餘草,另外的那些是迷糓樹。麗水源頭最多的,是一種叫做育沛的蚌類。”

江棄無意識地聽著,偷覷父親,他對草藥毫無興趣,感興趣的反而是那些天上飛的仙人、各種動物,心想父親真是渾身都帶了藥味,就連說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