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歸家(1 / 2)

建元十二年,天武王朝滅南梁已經三年,四海一統,天下承平,天武帝楊雄勵精圖治,與民休養生息,天下出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二月初,春風夾雜著些許寒意,徐徐而來的細風和著柳枝吐芽,鶯飛草長,真可謂萬物生長,春意盎然。

晌午時分,一輛老舊的馬車緩緩駛入皇城玉樓坊,玉樓坊內有不少皇親國戚再此居住,府邸之間錯落有致,宏偉非常。街道上往來行人衣著華麗,絡繹不絕,格外熱鬧。

這輛老舊的馬車與玉樓坊內的繁華奢侈相比異常的另類,不過好在這輛馬車還算寬大結實,馬步穩健。車上的主人雖說不算大富之家,不過能有如此馬車也算的是殷實人家,但和玉樓坊內行駛的華麗馬車相比,還是顯得十分寒酸。

趕車的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眉頭緊皺,看得出心事忡忡,男子身著一件麻衣布袍,頭戴圓帽,風塵仆仆,他姓李,天武朝郢州人,這次進京是來了卻一樁心事。

車內的布簾被拉開一條縫,一名年輕婦人的臉龐伸出,她低聲說:“夫君,元霸好像醒了。”

“嗯!”男子隨口答應,“給他吃些幹糧,讓他精神好一點。”

男子有些心煩意亂地歎口氣,就不知道元霸的生父認不認這個兒子?

車內,一個小小男孩已經睡醒,烏溜溜的眼睛睜的很大,囧囧有神,此時卻若有所思,他叫元霸,母親姓李,三年前自己的親生父親離開他母親回到京城,隨後元霸的母親在他出生之後不久便去世了,趕車的男子是元霸的舅舅,此行的目的就是帶著小元霸認祖歸宗,這也是他妹妹臨終之前的遺願。

元霸很沉默,不愛說話,雖然他才剛剛滿三歲,但總是會不經意就會流露出外人難以言語的人世滄桑,顯得異常早熟。

舅母看著元霸發呆,笑著在他腦袋上輕輕敲一下,“小小娃娃還能有什麼心事?”

或許是見怪不怪了,看見此時元霸不說話,靜靜發呆,她從竹籃裏取出一個肉餅遞給元霸說道“吃吧!”

元霸翻身起來,接過肉餅慢慢啃咬,“舅母,我們到哪裏了?”

元霸一路上問的最多的就是去哪裏,做什麼。好在是第一次出門,元霸可以一路觀賞著沿途周邊的風土人情,這是他在家鄉從未見過的場景,街上各種酒肆,客棧林立,人人安居樂業,百姓豐衣足食,國力昌盛繁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舅母的笑容很和藹,她一路上細心地照顧著失去母親的小元霸,又是可憐又是不舍,此番送他進京她是堅決反對的,一入侯門深似海的道理她是明白的,她甚至願意當元霸的母親,撫養元霸長大。可終究呦不過自己丈夫,滿是不舍得送元霸回京。她小心翼翼的倒了一碗水喂元霸喝“馬上就到家了,元霸喜歡這裏嗎?”

元霸沒有回答,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從出生到現在,父親對於自己的印象幾乎是沒有的,隻知道他父親姓楊,前幾年是郢州刺史,也是在那裏和元霸的母親相識的,前年因父親軍功蔭封,得到提拔,在元霸出生後不久,便一溜煙的跑回京城,說是要稟明父親之後再做把她娶入家中,可一去就是三年,元霸母親終究沒有等到自己嫁入楊府的一天,帶著遺憾鬱鬱而終。

舅母見他若有所思,不由歎口氣,這孩子與眾不同,好在身體很健壯,才三歲孩子,就長得像五歲一般。

這也就是她丈夫的一路擔憂的原因,這孩子怎麼看都不像三歲孩童,他父親不認怎麼辦?

馬車慢慢減速停住,“我們到了!”外麵傳來舅父的聲音。

元霸連忙爬起來,伸出小腦袋往外望去,此時馬車正停在了一座氣勢恢宏的府邸,四周都被高高的圍牆圍起來,台階正對麵是一扇精美的朱漆大門,兩邊是兩隻張牙舞爪的石獅子。

府門頂端處懸掛著一方巨大金色牌匾,元霸抬頭望著牌匾上麵用篆體寫著四個大字,母親去世之前有教過元霸讀書識字,元霸一眼就認出上麵寫著“越國公府”。看這場景,元霸就知道自己的父親肯定是當朝權貴了。

此時舅父已經在門口與看門的小廝說明來意了,片刻不到,從府裏就出來一位穿著比較好看,比那個看門的小廝要好一點,看那樣子應該是個管家,他向元霸舅父拱拱手,“孩子帶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