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一) 三個富翁(1 / 2)

那時那地,過往的曾經,往昔的白洋河平原上,一片繁華祥和。白洋民主聯邦和作為他它前身的平原自由城邦議會已經存在了千年。民主聯邦製和議會製成功地保障了政局的穩定,社會的安定,人民也都安居樂業。這片土地已經經曆了千年的和平。

一個正常的繁榮的社會,已經經曆了千年的和平,那肯定是積累了巨額的財富。不錯,千年來,白洋民主聯邦一直是這塊大陸的這個地區最大最繁華最富饒的國家。其實大陸的這個地區本來就應該是出產富國富人享樂主義者投胎的首選地段。

這裏的三個沿海國家,白洋民主聯邦,奧克公國,納蘭,都是富得流油的。一個百萬富翁不會去打劫另一個百萬富翁,這就話似乎同樣也適用於多數國家。三個國家之間就一直處於和平狀態,對外也幾乎是和平的,隻是白洋聯邦曆史上曾經與一個野蠻族群為鄰,多少有些防禦性的對外戰爭。

三個富翁裏,白洋聯邦是區域性大國,有完備的軍隊和政府體製,在國際上有點影響力,至少是這三個國家的國際代表。

納蘭,中小國家,人均要比白洋聯邦還要富,有一定數量的軍隊,但實在不多。奧克公國,小國,國小民寡,貿易立國,人均絕對的科威特,被納蘭包圍著,我還要軍隊幹嘛,武裝警察就夠了。

這三個沿海百萬富翁西邊,那些大麵積的山嶽丘陵地帶,是開化的落後民族建立的若幹小國。根本不構成威脅啊。所以,這個地區,三個百萬富翁快樂的生活著。

直到有一天,納蘭發現,跟它相鄰的小國被滅了。被誰滅的,聯邦??不會吧??那誰有這個實力??

是正在步步崛起的西魯帝國。這個西魯帝國納蘭商人們很熟悉。西魯帝國通過他們購買大批的軍火,還是納蘭人幫助運輸的。不過,現在可能不用通過納蘭買軍火了,納蘭商人協助他們進口設備,建立了基本完備的軍工體係。

當時的西魯帝國可謂兵強馬壯磨刀霍霍,下一個目標毫無疑問就是納蘭了。

怎麼辦?由貴族富商組成的納蘭政府高層----國家內閣議事會一時間炸了窩。眾人眾說紛紜,可是連說話人自己都覺著自己說的話不靠譜。

組建足夠的軍隊。來不及,恐怕也打不過。贏了一次,下次還會再來,這隻怕是個無底洞。

找白洋聯邦求援。人家未必會來增援,來多少,能不能贏,遠水解不了近渴,何況外來和尚不知底細。

投降吧。至少。至少可以像個乞丐一樣的活著。親,富人是有尊嚴的。很多破產富人寧願餓著也不願幹下作的事情。

終於,一位康斯坦丁姓氏的內閣議員說了點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投降,我們有尊嚴有條件的投降。

他的投降方式是這樣的:納蘭向西魯帝國投降,並入西魯帝國,但納蘭仍然有高度的自治權。西魯軍隊不在納蘭駐紮,納蘭地區仍然由納蘭人自己統治。也就是說納蘭做為西魯帝國的自治領存在。

眾人:這是投降嗎?西魯人可能會同意嗎?

他繼續說:我們即使沒有一槍一彈,我們也是有討價還價資本的。隻要有我們,我們有錢,用好我們和我們的錢。大家先想一下,西魯人統治這裏,這裏會是什麼樣子,會有多少長期穩定的產出。簡要算一下,你就知道了。我們統治這裏,這裏會保持富饒之地。不同統治者之間的產出差額居然比西魯人自己統治能獲得的長期產出都要多。這就是我們談判的資本。換句話說,我們經營這裏,每年可以上繳給西魯帝國的中央稅,要比西魯人自己統治這裏掠奪的稅款多得多,稅收成本更低。我們經營這裏更符合西魯帝國的利益。

會後,納蘭的特使馬上就派了出去,邊境上,西魯軍隊正在集結。

會談的結果雙方都很滿意。西魯人兵不血刃獲得了穩定的財富來源,年年都有的中央歲幣要比占領掠奪強征稅負實際獲得的更多。納蘭人用巨額財富買到了安寧,與每年支付巨額軍費和戰爭帶來的損失相比,上繳的這個中央稅,那實在是太少了,維持足夠數量軍隊的錢就足以支付這個費用,戰爭費省下來,何況還有損失的國民生命。

西魯帝國還額外要了納蘭的幾個邊境戰略要點,確保納蘭人將來不反悔。毫無疑問,這是一次雙贏的談判。在當時沒有任何巡邏警察的暗夜街道國際環境下,手無寸鐵的弱女子納蘭麵對持刀的西魯強盜,果斷交出錢包還是很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