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 2)

果然,一個晚上加一個早上,張常明就學完了大道八式。

第一式是起勢,叫抱元守一。唐不漏說這一式練的是由靜而動,靜極而動。隻有第一式可以不拘時間、地點,哪兒都可以練。而且要長期堅持練,會有意外收獲。第二式叫舉火燎天。可以舉升陽氣,升騰氣血。第三式叫盤龍式。可以矯正脊骨,理通督脈。第四式叫翔飛式。可讓氣血通達四肢百脈。第五式叫橐龠功。可以鼓蕩氣血,衝擊病灶。第六式叫落地式。可以調和體內陰陽平衡,氣血運布周身肌肉皮膚。第七式叫混同天地。是要由動而靜,逐漸讓氣血平靜,正氣從肌肉皮膚深沉入骨髓。第八式是收式。可以梳理經脈,收攏氣血歸經,也為後麵的性功修習做好準備。

張常明初練時,渾身不自在,不是鼻子癢就是臉上麻,或者胳膊腿兒的肌肉跳動,有時說不清具體是哪兒,反正就是有點不舒服。唐不漏說身上有蟻行蟲咬的感覺是正常的,忍不住就用絕招:撓撓。忍得住就別理會它,由它去。練功中出現的感覺每個人都不完全相同,隻要體態自然輕鬆,心境淡泊寧靜就好,決不能貪圖快速,使用蠻力,要相信功到自然成。

唐不漏詳細講解完大道八式,最後告誡張常明:“以你現在的年紀,氣血這麼充盈,再加上大道八式的功效,短則三五個月,長也不過一年,很容易出現腎如湯煎的現象。但是千萬不要癡迷在命功裏,要勤加性功的修持,如果不修性隻煉命,很容易讓你走火入魔。當然了,有腎病和腰病的人也會出現腎如湯煎的感受,那隻是氣衝病灶的感覺。所以以後千萬不能迷在六根震動這些特異感覺裏,追逐這些咱們不是修煉的目的。就像半仙莊主常說的:修行路,多歧路,悟大道,要實修。你記住了啊!”

唐不漏還扔給張常明一本《六壬大全》,對他說:“我是以占卜術入道,你也要把占卜的基礎東西學紮實。陰陽八卦幹支星曜這些,是道門所有術法的基礎知識,認真仔細把它學通,不明白的問我,這是基礎中的基礎,學會了這個,再學其他的占卜術,就都容易了。”

張常明問:“那我得學多少種占卜術啊?您會多少種呀?”

唐不漏回答:“我會的可多了去了,不過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打卦了。你多學幾種,融會貫通後,才知道你對那種占卜術有靈感,再專攻一種,才會有成就。能把太乙、遁甲、六壬三式都學會當然更好,有句話叫三式精通可通神!”

“是,師父,三式精通可通神?那還用學別的嗎?”張常明答應一聲。

唐不漏又叮囑一句:“你好好表現,別犯懶,嘴甜腿勤點。以後有什麼疑問的話,丹道方麵問吳青,醫藥方麵問何仙姑,符籙齋醮問田大雨,武道問大金剛。你可以先找何仙姑學習醫藥,俗話說十道九醫嘛,學醫不光是為了給人治病,修道之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態要有認識,隨時都要掌握、調整氣血運行。”

“奧,知道了。師父,我會努力學習的。”張常明答應一聲。

這天,張常明在前堂幫何仙姑切黃芪,問何仙姑:“姑姑,師父說修道之人對自己的氣血運行要隨時能夠掌握、調整,該怎麼弄啊?”

“這個唐不漏,懶到家了,收了徒弟自己不教,讓別人教。想掌握、調整氣血運行呀?你慢慢學吧!早著那。你問問唐不漏,他能掌握、調整他自己的氣血運行不?”何仙姑感歎著。又接著說:“你先從最基礎的髒腑經脈開始慢慢學吧,要是腦子好使聰明,我也沒什麼事的話,有個三年五載的大概能給人開個藥方。要想掌握、調整自己的氣血運行,三十年以後也不一定能練成。咱們這兒可能就莊主能做到,青山還差點兒,別人更別提了。”

張常明聽了何仙姑一說的話,覺得醫藥太難學了,問:“那有沒有又快速又好學又有效的醫術,您教教我吧?”

何仙姑想一想,說:“嗯,那你就學針灸吧!這個還算簡單,但是易學難精……”

“不行,不行,我最怕打針了,一見針就暈。更見不得血,一見血就昏倒了……”沒等何仙姑說完,張常明急忙叫嚷著自己決不能見血碰針。

“哈哈,原來你暈血,見過暈車暈船的,也聽說過有暈血的,今天終於見著一個,哈哈哈。一會兒暈一個給我看看。”何仙姑少有的大笑,笑的身體前仰後合。

“哈哈,暈血呀!我都不怕,常明哥哥,你太膽小了吧?有師姐我在,不讓人給你打針。”旁邊兒看電視的花兒,一會哥哥一會師弟的把自己也弄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