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1 / 1)

忠意伯完全不知道杜凝雲修改縣誌的事。

京城中人知道杜凝雲悄悄去了鳳安縣,卻少有人知道杜凝雲幹了什麼。

杜凝雲在鳳安縣很閑。

挪走了舊民,來到這裏的多是沒有田地屋產,得知鳳安縣會分田地分屋產,特地來搏一搏的人。

杜凝雲深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命軍中識字者精心登錄記策,按人口戶頭平分。

具體的位置抽到哪裏便是哪裏,全憑運氣。

雖有人不願意。

但簽子是自己搖的,自己撿的,不好也怨不得旁人。

倒是有人想鬧事,但軍士隨處可見。

如今又是正要立威的時候,鬧事者斬立決。

幾次過後,鬧事的就少了。

等半年過去,此地儼然是和秦天內地渾然無差。

杜凝雲遞文書入京,說鳳安縣民風已和秦天內地等同,乞請縣官來此。

但依舊沒人願意來。

杜凝雲文書中的民風已同無人相信,反倒不少人在說杜凝雲是嫌鳳安縣苦寒,便誇一誇鳳安縣的好,想回京。

但鳳安縣這裏如今盡是秦天的百姓,哪裏有一個外人在。

秦天的百姓在這裏自然是秦天的風俗,頭一兩個月整頓好了,和秦天其他地方一樣慢慢治理著,當然很快步入正軌。

雖然偶爾會冒出一個幾個的舊民。

但這些舊民早已無足輕重。亡國之民,根本無人把他們當人看,他們就是暴徒。一出來就是為了搶吃的,碰到年幼的孩子他們便要活活掐死。

等又半年過去。

戚藺已經大勝歸京三月,他向老皇帝請旨,想換縣官。讓杜凝雲回京。

但朝堂中人彼此推諉,老皇帝想忠意伯都沒說什麼,更不理戚藺的奏折。

畢竟他心裏也清楚得很。

他的皇帝之位是虛的,真正拿權的是忠意伯。

穀巰  真的要塞人去鳳安縣,早就有人去了,隻是忠意伯在裏麵做鬼。

但皇權之大豈止政權,鎮北侯府才是他的底牌。

鳳安縣中。

杜凝雲左等右等沒有等到新的縣官,反而等到來管理軍士的戚藺。

杜凝雲便知道。

自己父親要動手了。

而且是和戚藺聯手的那種。

果然。

沒過多久,一條金龍從天而降,落入忠意伯府,讓忠意伯府金光大放。

可杜凝雲知道。

根本沒有金龍,有的隻是鏡陣。

忠意伯用八年慢慢布置好的鏡陣,隻為這一晚,點燃燭火,映出金龍落在忠意伯府。

上一世。

這金龍八年後才會出現。

可這一世,戚藺說:“今帝雖然貶六皇子,可他心裏更屬意六皇子。與其等今帝死後六皇子耍什麼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小把戲,不若我們先下手為強。”

杜凝雲眼神微閃,望著京都的方向,總覺得這事依舊難成。

卻不想兩月後隨戚藺歸京,得知自己長兄成了太子,老皇帝依舊是皇帝。

杜凝雲是懵的。

但才到京城自己就被封了公主,戚藺被迫成了駙馬。老皇帝要另封別人做元帥。

杜凝雲又笑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自己父親一直盯著皇位,且極為欣賞戚藺這個女婿。老皇帝為什麼會覺得戚藺會堅定不移的護著他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