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淩心慌意亂的離去, 當他踏在虹水之旁, 看到華燈初上月上中天,方才覺得心中慢慢安定,他向來心高氣傲對於男女之事似懂非懂卻是興趣懨懨, 隻是遇到黃曉曉之後,這個女子漸漸走進自己的心裏, 初嚐情愛滋味,便一發不可收拾。
他伸手輕撫薄唇, 唇邊不自覺溢出一抹淺笑,想到那個慧黠靈氣的少女,不禁心中一甜,臉上帶笑一直走到太師府,蔡京和蔡夫人早已經得知謝淩回來的消息,一早便等在了正廳中,眼見著謝淩跟著大管家蔡平毫發無損走進來,蔡夫人上前一步抱住謝淩就大聲哭了起來。
蔡京雖說見慣大風大浪,此時也不禁老淚縱橫,當日謝淩離開之時, 他本以為這孩子一去金國便九死一生, 夢裏不知多少次夢到他被金國斬成肉糜,醒來之後更是心驚膽戰,想到女兒,就是一陣愧疚,若是這個謝家獨苗不在了,他日有何麵目去九泉下見自家女兒。
謝淩眼見兩人這般,也難過起來,他當日毅然決然離去,一來是為了國家大義,二來也是為了營救黃曉曉和摯友霍思彥,將自己生死輕於鴻毛,心中對於疼愛自己入骨的翁翁和娘娘也是掛念於懷,如今終於平安歸來,他撩起衣角重重跪倒在地,“翁翁娘娘,不孝孫兒謝淩回來了,請原諒孫兒的不孝,讓您們擔心了。”
蔡京抹了抹眼淚扶起謝淩,“回來就好,快先去歇息一下,我讓他們弄了些你最愛吃的菜,一會為你接風洗塵,翁翁會為你上奏官家,休息幾日再去禮部做事。”謝淩笑著點點頭。
謝淩在府中歇了幾天,正要去禮部做事,宮中卻有黃門過來宣旨,蔡京一愣,連忙問道,“公公,何事?”對於蔡京,黃門自然是恭恭敬敬,“回太師,聖旨是給狀元郎的。”蔡京心中大喜,看來是天家要重用自家這個外孫,也是啊,謝淩此次出使金國,不卑不亢,不但帶回了九皇子康王,而且還大揚國威,有勇有謀受到重用也是應該的,立刻讓人去傳了謝淩接旨。
眼見一行人跪倒在地,黃門打開聖旨,抑揚頓挫的念了起來,聖旨尚未念完,蔡京已經目瞪口呆,若不是有謝淩在旁邊攙扶著,幾乎癱倒在地,謝淩卻是麵色如常,聖旨念完之後,叩首接旨。
看了一眼謝淩,黃門歎了一口氣將聖旨放在他的手裏,而後轉身告辭,回宮覆命,原來聖旨所雲,不但對謝淩出使之功無一字提及,反而說他出使金國,飛揚跋扈,目無盟國,幾乎壞了兩國之間的聯盟,因此削除狀元功名,貶為庶民,遣回原籍,終生不得入朝為官。
蔡京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顧謝淩的勸阻,咬咬牙收拾一番,帶著蔡平蔡安進宮麵聖,良久,頹然而返,心中的憋屈也無法告知謝淩,隻能一人在書房默默發呆,官家的旨意,無人能夠更改,自己這個外孫的前途怕是就此完結了。
原來這一切居然是完顏宗望所為,他和謝淩會晤之後,對於他心中就有了忌憚,此人雖為一介書聖,卻是連中三元有勇有謀,尤其是一身傲骨,若是讓他在朝為官,他日必定會成為大金伐宋的絆腳石,因此便修函給到趙佶,假意說謝淩出使時候對大金不恭順,命他重重懲罰此人,終身不得為官。
此時正值宋金結盟,大宋屢屢敗玉遼國,正需要金國出兵相助,趙佶豈會因為一人得罪大金,立刻回函告知必定會重重懲處謝淩,同時奉上重禮,唯恐得罪這個金國的四皇子。
謝淩知道事情原委之後更加平靜,看著滿臉苦惱的蔡京和蔡夫人,他淡淡一笑,“翁翁娘娘不必擔心,淩兒原本對出仕也沒什麼興趣,淩兒也不貪圖榮華富貴,不過是為國為民希望能進自己的綿薄之力罷了,既然朝廷不再需要我,那我也就過回以前的風雅日子罷了。”
他說完看了眼淚汪汪的蔡夫人,笑著安慰道,“娘娘不必心煩,聖旨說不許我入朝為官,可未說不許回京探望親人,翁翁娘娘放心,淩兒有時間就回來探望二老,娘娘,京城淩兒也不想多待了,明天淩兒就想返回臨安。”
蔡夫人斷然拒絕,“不行,殺人不過頭點地,沒道理就這般攆走我的淩兒,你就在京城裏住著,我看誰敢讓你走。”蔡京苦笑著對蔡夫人說,“夫人,淩兒是有淩雲誌的人,你何苦讓他待在傷心地,不如先回臨安散散心,待到過些時間此事平複了,我自會命人接淩兒回來。”
謝淩笑了笑,不置可否,“翁翁娘娘,淩兒去霍府和霍小先生告別。”蔡京歎息一聲,“去吧。”
謝淩出了蔡府,壓抑已久的心思如波濤澎湃洶湧,他年少得誌,心心念念要為了大宋出一份力,尤其是此次去金國出使,眼見金國兵強馬壯,侵宋之心昭然若揭,可歎朝廷昏庸,不但不警覺,反而百般對金國可恥的跪舔,可惜了大宋百年基業,也許要葬送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