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沒有希望的戰爭,所有的勝利都是鏡花水月水中浮影,德國在與全世界為敵。”
德意誌第三帝國
驍勇好鬥。服從命令的天性
junker [url=]德語[\/url]junker的音譯。魏瑪共和國時期,容克敵視共和政體,支持a.希特勒執政
年輕的德國貴族關於容克貴族製度的解釋,容克貴族製度,在中世紀以來主要盛行於普魯士,主要的內容是在一個封地上隻有這個家族的長子才有資格繼承家族的封地和爵位,而其他的兄弟在其兄長繼承家業以後必須離開家去創自己的天地,去尋找一些無主的土地或是有主的非本國的土地,然後通過決鬥等方式取得土地後向普魯士皇帝申請封號,由於這一類的貴族眾多最終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貴族階級,也是所有貴族階層中最具侵略性的階層,終於在普魯士的東部也就是原來的東德地區建立了龐大的國土,被人稱為東普魯士。容克貴族形成的原因:經過了很多年的發展,普魯士帝國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再封給一些新興的貴族了,但是貴族又是組成帝國的主要部分,所以普魯士帝國通過幾種方式消化這些貴族:給爵位然後服兵役,這在後來形成了最早的德國的職業軍人;修改繼承製度,將一些多餘的貴族通過製度規範使其離開父母的封地,去侵略別人的土地為普魯士帝國奪得更多的土地,如果奪得土地的貴族不向皇帝申請要做土皇帝將會遭到周圍一些貴族的進攻,其封地將被別人瓜分。有些西方的曆史學家認為中國是沒有封建製度的,因為封建製度的很大的核心組成部分就是分封製度,但是中國自汗以來很少再有分封製的出現了。而在歐洲分封製度非常盛行,在這種情況下才產生了容克貴族。這是一種解決貴族階層人數不斷增長的辦法。當然不是每個容克貴族都能成功,所以他們為了生存會去其他國家服役,其中法國外籍軍團中的普魯士團最為出名,在那裏服役的大多數是容克貴族。
《帝國末日》中,多少德國人在最後一刻放棄了生的權利,選擇自殺,他們的理由隻有一個:我宣誓過。忠誠和勇敢作為二戰德*隊的傳統一直在被尊崇,直到戰爭的最後,你仍然可以看到。
日耳曼是個尚武的民族,但在18世紀,經過大革命洗禮的生氣勃勃的法國在拿破侖領導下征服了它。19世紀,經過教育革命和工業革命,普魯士作為歐洲大國登上了國際舞台。普魯士軍隊也完成了現代化改造,從此影響了歐洲乃至世界近100年。普魯士軍隊體係最重要的基礎是一支受過嚴格訓練的高素質軍官團,與美國和蘇聯不同,德*官的主體是容克貴族,他們有很高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他們的思想是用黑格爾的辯證法和康德的批判理性主義武裝起來的,他們造就了德*隊嚴謹、細致、善於計劃調度而又頗有些優雅的特點。德國屢次從失敗中迅速站起,很大程度上是一直保留著這支軍官團。 在二戰後期,美國進入法國後,逐漸俘虜了一批德*官。美國人把這些德*官關押在一個戰俘營裏,對他們比較優待。美國人認為,德*官具有騎士精神,而且個個都是職業軍人,有很高的軍事素養和堅強的意誌,值得尊敬。 一天晚上,附近的美*官舉行晚會,邀請了一些戰俘營裏的德*官也來參加。許多美*官紛紛表演自己的節目,而德*官則旁坐一邊,在靜靜的觀看著戰勝者的表演,隻有一位叫施密特的德國少校對在場的美*官的表演不以為然。這種情緒被一位美國將軍看出來了,他問施密特少校:“為什麼?”少校說:“你的樂師在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樂曲時,有許多錯誤。” 美國將軍有些不以為然,就邀請這位施密特少校去演奏,少校有些遲疑的被美國人拉到了鋼琴旁邊,但當他整理好自己的軍服以後,深吸了一口氣,開始了他的表演。當施密特少校演奏結束以後,整個大廳一片沉寂。隨後,爆發出一陣經久不息的熱烈的掌聲。美國將軍問施密特少校:“你是從哪個音樂學院畢業的?” 少校驚訝的看了將軍一眼,說:“我從沒讀過音樂學院,我是從上西裏西亞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的正規德*官。” 傳統的德*人雖然是勇敢的戰士,但並不殘暴,普法戰爭和一戰中,德*隊都沒有什麼道德上的壞名聲。二戰時,德軍的名譽受到了納粹的玷汙,但這是違反德*事傳統的。具有普魯士軍事傳統的軍隊,作為一支純粹的軍隊,它嚴密的製度,它科學的組織,它專業化的訓練,它的獻身精神,它創造的戰爭奇跡,乃至它漂亮的軍服,它的水平很高的軍樂隊,給廣大軍事愛好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以至於有的人不斷為德*隊在二戰中的失敗辯解,稱為非戰之罪。 德軍的悲劇在於,它始終都是德國擴張政治的工具,它始終在追求一個它完不成的使命----統一歐洲! 個人認為,以奉行武力擴張為職業,強調等級和絕對服從的德*官團,彙集了古代條頓武士的勇猛、容克貴族的高傲冷酷、近代工業的精細和高效,確是軍人中的典範。 注:容克就是德國的地主階級,但是和中國的又不同,德國的容克以參軍作為家族男性的最高使命和光榮傳統。容克家族的每一個健康男性都要參加軍隊,他們構成了德*官的主體力量。由於這種傳統,阻止了容克階級的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