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神轉折

宰相吳書成的發妻——吳家內宅說一不二的老太太,在執意看過寶貝孫子的屍身之後就倒了下去,三日後便撒手人寰。第二日,徐天榮在刑部大牢中自盡,徐瑾然得知次子死訊後,瞪著一雙發紅的眼睛衝進皇宮,跪在了宣室殿外。當夜,秦王帶著皇帝口諭,將刑部侍郎吳鼐革職收押,徐吳一案相關所有人證物證,全部移交大理寺查辦。

大理寺卿,顧城,字仲言,出身零陵顧氏,大儒顧宜德之子,十三歲入宮為當時還是皇子的楊元益作伴讀,十五歲被初登帝位的楊元益破格任命為中書舍人,常伴新君左右,二十三歲外放平涼,三十歲調任樊陽郡守,三十五歲被召回京都做刑部侍郎,四十一歲接任大理寺卿。從明麵上看,顧城這三十八年的政治生涯實在是順風順水,四十出頭就官拜九卿,平素為官謹慎,從不結黨,就算衛王秦王他們都派去的人都要將顧家的門檻踏平了,顧城也依舊是那張萬年漆黑的撲克臉,因此,正隆帝對自己的這個發小還是十分信任的,如果他繼續保持下去,那麼等到他六十歲,位列三公便是妥妥兒的。

然而,令顧城無奈的是,他的竹馬皇帝又丟給他一個難題。徐吳案是一個死結,無論真相如何,他兩家都注定是要不死不休。如果隻是因子弟紈絝進而鬧出人命原本也不值什麼,如今的問題在於,徐瑾然早年子嗣艱難,對遲遲而來的三個嫡子異常愛惜,如今生生被人害死了兩個,他如何能不急眼?當顧城再皇帝病床前被這個不過幾天便已頭發花白的同僚扯著衣角泣不成聲的時候,他已經知道,這事兒根本沒有和解的可能。

顧城隱隱約約覺得,這件事可能沒有從表麵上看到的那麼簡單,他看了一遍為吳元輝驗屍的仵作證詞,想了想,還是親自去了吳家停屍的地方。吳家因為吳老太太的死而內宅顯得有些混亂,顧城還差點衝撞到一位哭哭啼啼著回娘家的姑奶奶。因為案子沒有結,吳元輝還沒有下葬,雖然是十月的天氣,但屍體已經隱隱開始發臭了。揭開棺蓋,顧城隻掃了一眼心中便有了答案,但是這個答案讓他心中泛起的寒意更甚。

他上一次看到這樣慘烈的屍體還是正隆二十六年時被沈玄弄死的平王楊宗德。

死於嚴刑拷打?狗屁!顧城回到家裏,將自己關在房中。在沈玄出現之前,他作為正隆帝最信任的人,自然是知道‘遺禍’的,但是唯一一次有幸見識到這藥的功效還是拜沈玄所賜。他至今無法理解沈玄為什麼刻意向陛下求了這種藥,更加無法理解沈玄為什麼偏要拉著他一起觀看平王一點一點爛掉的樣子。

其實對於第一個問題,他約莫還是能猜出一些,沈玄是將自己當做了一把刀,然後親自將刀柄放在了陛下手裏……嗬……傻子。他相信正隆帝是一個真正的天子,卻不相信沈玄是個絕對的純臣。沈玄此舉在顧城看來其實是這個意思:‘如果沈玄將有一死,那麼必然是出於陛下之手。’

顧城用手搓了把臉,他第一次見到正隆帝楊元益的時候年僅十三歲,那時候他還隻是個皇子,先帝剛剛繼位不到兩年,但是因為早年落下的病根,身體時好時壞。為了保險起見,先帝有心從年長的兩位皇子中選一位立為太子。一個是生母已逝的皇長子楊元益,另一個則是曹貴妃所出的楊元慎。後來,曹貴妃因為虐殺皇長子身邊的內侍黃立並企圖謀害皇嗣而被賜死,年僅八歲的楊元慎則被草草封了個安定侯的爵位一腳踢去了封地。

除了他顧城,沒有人知道黃立的死因不是虐殺而是中了一種名為‘遺禍’的毒藥,除了他顧城,沒有人相信宅心仁厚的大皇子親自將‘遺禍’放進了賜給親近內侍的甜湯裏。不過興許先帝是知道的,隻不過放任了罷?

顧城長歎一聲,看了這麼多年陛下與沈玄的君臣相得,如今沈玄落到如此地步,原以為他也不過成為了一顆棄子,沒想到……對徐吳兩家動手的人是誰已經很明顯了,顧城回想起楊元益當年那雙冷淡的眸子,身子猛地一顫,沈玄是陛下的刀,他顧城又何嚐不是?和幾十年來的每一天一樣,他唯一能做的,不過是順應‘天’意。

第二日,大理寺卿顧城告病,陛下口諭允其修養,所有案件押後再審……

*

“我說這吳家是不是也太急了點?”薛崇焰捏著手裏的密報,嘴裏發出嘖嘖的聲音。

“我看著不像是吳鼐做的。”沈滄霖皺了皺眉,“吳家沒那麼傻,本來吳元輝的屍體往那裏一放,他們從道義上還占著點優勢。但是如今一來,這點優勢徹底沒了。”

“不是你做的,也不是我做的,要不是吳家做的,那能是誰做的?”薛崇焰活動了一下脖頸,“刑部……刑部尚書是陳墨桓,那就應該不是七皇子黨做的,再刨除六皇子,其他幾個皇子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