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鬼節奇遇(1 / 2)

燈火輝煌,人頭攢動,正趕上百鬼節,夜晚的集市自然是熱鬧非凡。傳說每年七月為鬼月,而七月十五為鬼節。這日地府的遊魂會四處遊蕩,有的遊魂,便遊蕩到了陽間。但這畢竟隻是一個傳說,人們早已將最初的恐懼變為了如今的歡愉。每到鬼節,人們便戴上各式各樣的麵具到集市上,看表演,買東西,就算隻趕個熱鬧也是好的。趙挽青戴著一張遮麵的白狐麵具,簡單幹淨,弱小的身子快被湧動的人潮擠得透不過氣來了。

回首來到京都,已經是第三天了。

趙挽青實齡十五,天生好奇心強,愛冒險。她是趙家的庶出小姐,排行老三,上頭有一哥一姐,下頭有個還在吃奶的弟弟。聽家裏人說,母親在當初生她時難產死了,她隻見過母親的一張畫像。丹鳳眼,櫻桃嘴,冰肌玉骨,猶如天上下凡來的仙女。而她除了那一對充滿靈氣的丹鳳眼,其他竟是什麼也沒遺傳到。一米六的個子,皮膚的確雪白,卻怎麼看也沒母親那股仙氣,還好勉強還算略有姿色。記得一歲抓周時,她竟是爬向門口的侍衛,伸手抓向了那侍衛腰上的佩劍,把大家都嚇了一跳。越長大她越是像野孩子一樣喜歡往外麵到處跑。家裏人都待她不錯,起初會說教她,後來也就慢慢接受了她的性格,隻要不惹事,便也隨她去了。

三天前京都出了一樁命案,離奇得很。趙挽青的父親趙之敘是名聲顯赫的破案青天,雖隻是地方官員,卻被公認能力絲毫不遜於前朝官員。出了這樁離奇事,趙之敘很快就收到了上頭的聖旨,宣他入京破案,由於難度過大,給了他一個月的時間。若能破案,升官賞金,若是不能,便削官遣返。

趙挽青當時正從外麵回來,躲在前堂門後偷聽見了此事,便纏著父親定要帶她一同來京都。若是不答允,就以告訴全家人作挾,趙之敘不希望全家人都知道此事,便隻好帶她一同前往京都,與家人說是因公事需前往京都一月,隨從人員隻帶了兩名護衛,一位助手。一到京都,就有人接他們入住了發生命案的相府中,當然是住在客房。

趙挽青聽那的丫鬟說沒兩天就是鬼節,京都的集市一定熱鬧非凡,便尋來了個稱心的麵具,偷跑了出來。她也知道,如今府中忙得上躥下跳的,她自小自在慣了,也沒人會注意到她。

趙挽青隨著人流四處閑逛,突然一絲劍光恍到了她的眼睛,隨即又消失了。她向著劍光出現的方向尋去,確有一把短劍藏於一隻廣袖之下,隨著持劍人的走動,偶然會露出些。那短劍很是與眾不同,不是銅鐵做的,而是木頭做的。隻是劍頭一側有一小塊非常亮眼,像是什麼十分鋒利的金屬。整個劍除了劍柄中心鑲了一顆剔透的黑寶石,別無其他點綴。循劍看去,持劍的是一位翩翩公子,戴著一張綠色的簡易麵具,身著一襲綠袍,腰間掛著一個布袋。趙挽青一時有了興趣,持刀進入人流擁擠的集市,絕非等閑之輩,於是決定跟去看看。

趙挽青跟著那男子在人群中穿梭,過了許久,終於離開了喧鬧的人群,進入了空蕩的街道。人們都去集市了,所以街道顯得十分空曠,隻有月色的光輝使人還看得見路。趙挽青才發現,原來那男子一直跟著一個女子。那女子除了有三分姿色外,也無什麼特別,她的好奇心又被提了起來。

終於,那女子停下了腳步,後麵的兩人,也跟著停下了。

“不知公子跟隨我許久,所謂何事?”那女子開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