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邊說著邊在心裏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頗是大度,不但顧及了兒子剛剛娶的媳婦,還願意帶上一個通房生的庶女。然而老太太似乎對這個答案頗是不滿意。
三太太看了一眼老太太,又看著坐在一邊淡定的喝著茶的青蘊;其實她心裏是不願意青蘊跟著大太太去順成侯府的。畢竟對於這個嫁妝豐厚的二房孤女,她早已給青蘊謀劃了一門好姻緣。
果然,老太太呷了口茶,又拈了一個蜜餞子放在嘴裏,將所有人的表情看了個遍,這才開口說:“把三丫頭也帶上吧。”
大太太愣了一下,而青蘊卻抬起頭來,也不看大太太,隻是瞧了一眼正瞪著她的青重。大太太不願意帶青蘊也是有原因的,青蘊長得太好,嫁妝又豐厚,雖然年幼失怙,但是隻要老太太開口說是養在自己名下的,又有幾個人會說什麼。又何況青蘊外祖家是江北伯周家,即使不在京城,但是不代表周家在京城的根基就不深。畢竟侯門之間相互聯姻,細論起來誰與誰不是沾親帶故的。老太太看大媳婦不說話,知道她這是心裏不願意,而不是疏忽的把青蘊忘了,於是就有些惱。
卻不料這時候三太太卻說了一句:“三丫頭今天才出的孝期,明日就帶出門交際怕是有些不合適吧。”
三太太長得一副喜慶樣子,笑的時候看起來舒舒服服的,但是她這話一開口,老太太的臉就刷的沉了下來。大太太畢竟是她娘家的侄女,又是家裏管事的媳婦,自己也不好當著這麼多人的麵發作她,但三太太就不一樣了。
“順成侯夫人可是三丫頭的親姨媽,就憑著這一點,別說三丫頭今日是出了孝,就算是三丫頭今日未出孝,也該去拜會才是。”
自己這兩個媳婦,有時候真是一個賽一個的蠢。隻想著自己的利益,連最基本的東西都忘了幹淨。如今的青府是個什麼光景,老大還好,自幼勤奮好學,掙個了國子監祭酒的職務;老二本來也該是前程似錦,當年響當當的探花郎,勳貴裏頭有幾個人能像老大那麼上進那麼出息,取的也是江北伯家的二小姐,卻不料去的那麼早。隻是打老大的下一輩開始就沒有爵位了,從伯爵到子爵再到男爵,三代而斬的爵位,到老大這裏也就到了頭。順成侯府願意給青家發帖子,那完全是看在三丫頭的份上,不然她的娘家王家不一樣也是三代而斬的爵位,怎麼沒收到帖子。
但老太太這話畢竟是說的重了,也因為這樣,三太太的臉上就有些不好看。
“母親教訓的是,是媳婦想少了。”
大太太雖然有些自私,但人也沒那麼笨,老太太稍一點撥她也就明白了。隻是為什麼今天三太太怎麼會替她說話,自己這個妯娌可從來都是隻會看她笑話的主。莫非她是看上了三丫頭的嫁妝,所以才不願意自己把她帶出去交際。這麼一想,大太太心裏也就有些明白了。三太太見大太太這麼快就服了軟,也趕忙不甘示弱的說:“媳婦說錯了話,但還請母親顧及自己的身子,不要生媳婦的氣。”
“好了,我也不是怪你們。”
“祖母哪裏會怪母親跟嬸娘呢。”青重聰明,趕緊甜甜的說著,解了這個尷尬的局。同時也不忘在暗地裏看青蘊,像是說著,看吧,我就是比你得老太太喜歡,就是比你會說話。
青蘊笑著迎上了青重的目光。在青蘊心目中,青重就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喜歡拿自己擁有的像別人炫耀,又嫉妒別人擁有她未曾擁有的。果然青重見青蘊竟然對她笑了,心裏便覺得好沒意思,臉上那得意的神色也消了大半。
待大太太她們走了之後,青蘊卻依舊留在榮壽堂。老太太問她怎麼還不走,青蘊便道:“孫女想著已經三年未與老太太一起吃過飯,今日孫女已經出了孝期,自然是該過來伺候老太太用飯。”
“好,好,好。”
老太太高興地連說了三個好字,畢竟是自己的孫女,即使不像喜歡青重那樣的喜歡她,但是也希望她能乖巧孝順。
青蘊隻是靦腆一笑。青府自己唯一能依附的不是自己那個常年見不著麵的大伯,更不是隻知道吟風弄月的小叔叔,而是這個嫡親的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