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喝呐怛那哆呐夜耶,南無阿俐耶婆盧羯帝,爍缽呐耶菩提薩陀婆耶,摩訶薩陀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諳,薩皤呐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俐陀,伊蒙阿俐耶婆盧吉帝室佛呐……”
一串悠揚的《大悲咒》過後,劉大項站在了一片如茵的草地上。
周圍樹木鬱鬱蔥蔥,鳥語花香,人間若有仙境,大概也不過如此了。
恍惚間,劉大項視角瞥見有一人盤膝坐於樹下,身披色澤暗淡百衲衣,頭頂有肉,隆起而成髻形。
無見頂肉髻相,三十二相之一!
如此妙相,這該不會是傳說中的喬達摩·悉達多王子——釋迦摩尼佛吧?
嗬,這是碰上啥機緣了啊?遇到的大能不是一般的大啊!
佛祖大大,隻消一個巴掌就能讓猴哥後悔去鬧天宮,而且一個懺悔就是五百年。
比牛魔王還要牛上N倍的存在。
劉大項戰戰兢兢走到這位有可能是佛陀的人麵前,躬身一禮合十道:“您好如來大大,哦不不不,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似乎沒聽到劉大項打招呼一樣,佛陀眼睛半開半合,有如假寐。
可劉大項知道,對方不但有聽到自己言,甚至還有可能連自己此刻所思所想都了然於心。
劉大項愈加恭敬了。
秉著佛陀“眾生平等”的教誨,劉大項並沒有屈膝下跪,隻是保持著合掌立於一旁,等待佛祖大大的接見。
“站者何人?”
佛祖眼睛都沒睜開,隻是對劉大項幽幽地來了這麼一句。
額……這問題可不好回答啊!
佛祖肯定不是說剛認識劉大項,然後問劉大項真名實姓。
也應該不是問劉大項哪裏人氏、有何身份地位..
那麼,他劉大項該如何作答呢?
按佛理解意麼,自己是三千法界裏的芸芸眾生……
這答案肯定不靠譜,棒槌才會不曉得自己是根棒槌呢。
那麼,劉大項就是劉大項,直接回答好嗎?
這也肯定不妥,《金剛經》裏不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的嗎?
聽到自己這樣回答,那還不得板起臉來轟自己走?
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還有什麼佛家典故裏的禪機能解這問題呢?
“亦非風動亦非雲動,乃是心在動”行嗎?
好像也不行,根本八竿子挨不著一點兒邊嘛。
機鋒雖然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可也不可能說隨便胡編幾句就可以解。
答非所問,牛頭不對馬嘴那叫沒頭腦。
正著急著,忽地想起了佛祖拈花微笑的典故,劉大項心裏立馬有了譜。
他淡淡一笑望著佛祖,露出一副“你懂的,不可說不可說”的表情,還故意擠眉弄眼。
沒想到這一下還真管用,佛祖睜開了眯著的雙眼,對劉大項微笑一頷首。
大概,可能,或許,認可了劉大項的回答。
然後佛祖看了劉大項一眼,豎起了一根手指,劉大項看了眉頭不禁跳了跳。
這是要跟自己打啞謎嗎?
記得這樣豎一根手指的啞謎還有兩個笑話版本。
第一個版本: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反正就是很久,記不清有多久了,有個寺院,香火十分旺盛。
每天來誠心的香客之多,在遠近的寺廟裏首屈一指,每天布施給寺院的食物也是數不勝數。寺裏的僧人無論怎樣吃也吃不完。
食物吃不完,造成了浪費,這可是極損功德福報的事情。
後來,首座就向方丈提議養一頭豬,消滅掉餘下的飯菜。
得到方丈首肯,首座從市場購來了一頭小豬,小豬從此就在這間寺院落戶了。
日月往來、寒暑交替,眨眼大半年過去了。
自從養了這頭豬,寺院那些施主布施的食物就再也沒有浪費過。
但是,隨之而來不可避免的,小豬也長成了一頭大肥豬。
好吃好喝,體重沒千斤也有個七八百。
這下可苦惱了寺院裏一幫出家人,要怎樣處理日漸長成的二師兄呢?
或宰或賣了這肯定不行,之後還是首座給出的主意。
臨近科舉考試,不如把這頭豬送給哪位寒門學子當做盤纏,也算一件功德。
不過,天下寒門學子何其多,一頭豬濟得了什麼事?
最後一番商議,決定由方丈出題,把大豬當做彩頭,獎給最有才的那位學子。
於是出了一條啞謎,方丈端端正正坐在蒲團上,豎起一根手指,這就是謎題。
向來愛打機鋒的出家人出了如此奇葩的一道謎題,當然是難倒了一大幫準備赴科舉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