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知……,”窗外的知了沒完沒了的叫著。令正在收拾整理殘破舊書的張小凡更加煩躁。
考古專業的張小凡,剛剛畢業半年。因為父母的強烈反對,他沒去市文物局報道上班。理由很簡單:文物局全是老頭阿姨,讓本來從小就性格內向的張小凡以後怎麼找媳婦兒?
這也不怪父母。天下父母心,現在這狼多肉少,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社會。找個兒媳婦的太難了,房和車不說,就現在流行的彩禮最低也得三五十萬?家裏就這麼個條件擺那裏!
想靠傳統媒人介紹兒媳婦,估計得猴年馬月才能娶上!
還是老媽一手操縱著,托了熟人在大學城圖書館給他安排了一個管理員的職位。這裏也離家裏比較近,搭公交車兩個站就到家了,什麼事都有個照應。用老媽的原話就是:大學城每天那麼多女孩看書,你就是再木訥,三五年也能搭訕個兒媳婦回家吧!
從小對老媽唯命是從的張小凡在圖書館待了兩個月,慢慢也就習慣了。這裏的工作倒是清閑,他負責二樓的人文曆史類書籍登記。這社會越來越快節奏,人文曆史的書籍比較枯燥,很少大學生對這類書籍感興趣。
也就這點好了,雖然不能上現場考古挖掘。但每天在這些古文曆史書籍裏麵也能過過幹癮。
張小凡安慰著自己。
拿出手機看了看時間:十一點半,還有一個鍾就回家吃飯。老媽說單位裏夥食沒營養,堅持讓他每天回家吃飯。
看著木箱裏的這些殘破舊書,張小凡加快了整理速度。
這座有著近六十年曆史的圖書館,收藏著三百多萬冊各類書籍。很多年代久遠的書籍,或者太冷門,因為長時間躺在角落無人問津。慢慢地變黴腐蝕了。
木箱底一本書引起了張小凡的注意。
這是一本沒有封麵的線裝書,汙漬斑駁的紙張提起了他的興趣。考古專業的張小凡一眼看出來這是麻黃紙。拿這種紙寫書,在明末清初時期就已經被淘汰了。說明這本書已經最少存世四百年以上!
張小凡跑回辦公桌戴上白絲手套,他的心髒“噗噗……”激動地跳不停。“不談這本書裏麵內容如何?就這書的存世年代也是鳳毛麟角。”
小心翼翼地拿起書仔細打量著:書已經沒有封麵,看看線角應該缺失了七八張。張小凡猜的沒錯:裏麵寫的全是繩頭宋體行楷,也就是說這本書已經存世最少千年!
換作其它人,遇到這貨,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都早拿去換錢了!留世千年的古書,商業價值不言而喻。拿去拍賣行最少也是八位數起拍!
張小凡就屬於那百分之零點零一的異類,從小就對曆史古物有著異於常人的癡著。
“世間萬物藉有律法,或山隘溪澗,,或花草樹木,或天體雲雨,或…………無氣勿生,無光必亡……。”小心翼翼地打開古書,張小凡輕輕地念著,絞盡腦汁地消化著內容意思。
參照自己對宋朝的了解,這應該是佛法這類的書籍,因為曆史上宋朝對寺廟僧侶的待遇非常好,寺廟在整個宋朝期間得到了空前的旺盛發展。翻至倒數第二張,張小凡呆住了:書本裏竟然夾了一張深黃色的疊紙!
“操!不會是古代和尚看經文也流行書簽吧?”張小凡不由得啞然失笑。
輕輕地拿起疊紙慢慢打開:一張經符出現在張小凡眼前。這東西隻是在電視劇裏麵見過,張小凡也是第一次見到實物。跟電視裏麵差不多,巴掌大的豎形經符上,兩側寫滿了梵文,中間不知道是印上去,還是畫上去的一大一小兩個黑色圓圈。兩個圓圈之間是漩渦形的圖案。
“我的愛都是為你準備的,我的情都是為你陶醉的……。”正當張小凡還糾結在經符圖案時,褲兜裏手機鈴聲響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