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駕崩,亂世愈演愈烈,可是對吳國來說卻是幸事,楊雲心中不勝唏噓。大陳雖然還是亡了,北吳也淪陷,可是南吳終於保存下來,家鄉得免戰禍,也不枉費自己花費了那麼多心思。
秦平看著楊雲,秦平是個心思慎密的人,一向在煌明劍宗中負責籌劃。吳國能有當前的形勢,楊雲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也許秦平是吳國中最清楚的幾個人之一。
南吳幸存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那場海戰大勝,可是追根溯源,海戰取得勝利的很多關鍵因素都和楊雲有關。
霧島的法陣是楊雲發現和操縱的,決定勝負的船隊是他一手建立,海蝶族也是他引介來到熔岩海的。更深的想下去,煌明劍宗控製熔岩海,也是因為楊雲除掉昊陽老祖,得到了禁魂玉牌的緣故。
煌明劍宗為了經營熔岩海這片基業,沒有徹底卷入大陳的戰爭,除了酒老,其他的實力都保存了下來。
其他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楊雲建立的籌海使司,在戰事開始前為吳國積蓄了大量的物資,還有在擔任北援軍糧台總辦的初期,他的拖延使得雄武軍才有了最終撤回國的機會。沒有雄武軍這支精兵,南吳未必能守住陸上的關隘。
而楊雲現在才二十剛出頭,更已經修煉到了築基期!
秦平想道,如果這個世界真有所謂的天才,楊雲絕對是其中的一個,他不由得慶幸楊雲是吳國人,是煌明劍宗的盟友。
吳國暫時安全,可是煌明劍宗卻遇到了新的危機。
大陳亡國後,北方的修煉宗門趁勢大舉進入南方,他們瓜分了真虹宗的遺產後,仍然不饜足的把主意打到其他南方宗門的頭上。
南方的宗門失去領頭的真虹宗後,終於嚐到了自釀的苦酒,他們像是一盤散沙,人人隻圖自保,根本不是那些北方宗門的對手。
自己的地盤和洞府被占去了,那些宗門紛紛外遷避禍,離火門、天火宗和赤陽教是原來大陳地界的三個火修宗派,他們的目光盯上了熔岩海這個適合火係修煉者的寶地。
離火門有一名結丹期的太上長老,這是他們最大的倚仗。三個宗派聯手,氣勢洶洶地殺上熔岩海。
雖然煌明劍宗控製著熔岩海原昊陽門的許多高手,加上自身的實力,總體上不弱三個宗門聯手多少,可是沒有結丹期,就隻能縮在閻島,依靠護島大陣防守。
三宗門先是占據了閻島外圍的幾個島嶼,將閻島牢牢包圍起來,接著就開始正式攻打。
今天他們雖然退去了,但是過幾天不免卷土重來,到時候攻勢肯定會更加凶猛。
有他們盤踞在外圍,閻島和吳國內地的傳訊也被截斷,楊雲暫時無法獲得他最關心的家人消息,自己回歸的消息也傳不回去。
不過這三年楊雲的家人一直有煌明劍宗的關照,家人們都平安無事,楊雲也略為心安了一些。
當務之急還是應付三大宗門的攻擊。不過對於楊雲來說,家人都在吳國,已經不需要出海避禍,熔岩海不是必保之地,就算守不住丟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煌明劍宗再退回吳國。
秦平等人也未嚐沒有這個想法,熔岩海雖然是難得的福地,但是要是宗門中的人都在這裏拚光了,光剩一個修煉寶地又有何用。
可是陸問州正在閻島閉死關,萬萬不能受到打擾,隻能盡力在閻島多撐一天是一天。
結丹期是修煉途中的一個大坎,想要成功突破,修為、機緣、悟性缺一不可,楊雲也不去問陸問州何時能出關,這種事情恐怕就是陸問州本人也無法回答。
這個死關閉下去,有可能下一刻就豁然而開,也可能十年八年都出不來。
到了閻島,有兩個人楊雲是一定要去見一見的,那就是趙佳的父母。他問明白兩人的住處,很快找到了隱居中的兩個人。
世人都以為老吳王、王後在東吳城破的時候已經殉難了,新吳王也一直沒有發喪,對外的說法是皇陵在北吳,要等收複故土後再操辦這些儀式。真正的原因吳國隻有少數幾個人清楚——老吳王還好端端地活著呢。
數年不見,趙翰光的頭上多了許多白發,不過精神倒比當吳王的時候好了一些,閻島上靈氣充足,即使是凡人,長期住在這裏對身體也有一定好處。
三宗聯手攻打閻島,這麼大的動靜連住在島上的凡人也看得一清二楚,趙翰光夫婦不是修煉者,這件事情插不上手,楊雲叮囑他們這段日子呆在屋子裏,這個屋子有煌明劍宗所布置的法陣,有一定的防護作用,更重要的是,楊雲打算一旦護島大陣被攻破,就趕過來帶著他們二人逃離。
想來以自己的本領,隻要在守島的時候不過於出風頭被敵人的高手盯住,帶兩個人逃離還是有幾分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