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亡國的疑問(2 / 2)

郭通愣了一下,說道:“普通的貨物牙人是收一成報酬,可是賢弟你這是仙草啊,一成太多了,我愧不敢領。”

“說一成就一成,痛痛快快的,你送我含光劍的時候也沒小氣呀。”楊雲笑道。

郭通這才答應下來,楊雲看他的目光留戀地看著含光劍,連忙催促郭通外出打聽消息。

見郭通出了門才長籲一口氣,幸好把他支走了,否則要是讓他看見含光劍現在的樣子,不知道會不會直接和自己翻臉。

楊雲也沒有閑著,向會館中人打聽了一下大陳理藩院的位置,雇了輛馬車就出門了。

來到理藩院,大陳的理藩院隸屬於禮部,但是有自己獨立的衙門辦公,負責處理和大陳的屬國有關的各種事務,理藩院的掌院加有侍郎銜,是從二品的大員,地位相當高,這也顯示了大陳對屬國的重視程度。

和在東吳城相比,楊雲在這裏受到的待遇還不錯,可能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的緣故。檢驗了楊雲的身份文書後,理藩院的一個主事和藹地詢問楊雲來此的目的。

“在下久慕大陳文華風流,啟八代新風,想在國子監進修一番。”

主事笑著說道:“原來楊舉人是想進國子監,本來這件事情易辦,我們理藩院出個文書,國子監就收了——可是現下,因為今年三月份有會考,很多人都想走國子監這個捷徑,所以聖上親點了宗浩大人當祭酒,年前剛考了次試,刷下來百多名不合格的監生,現在想進去必須考試才行了。”

“無妨,我在東吳就讀過宗大人的文章,能有機會當麵請教,正是求之不得。”

“那好,我就給你開一封文書,你可以持之去國子監參見入監考試。”

楊雲拿著文書轉頭去了國子監,把文書交給一名典學,告之楊雲說:“下一次考試在二月初一,沒幾天就到了,這是會試前最後一次入監考試,如果能考上,就可以直接參加會試。”

楊雲告辭出來,暗自慶幸自己總算沒誤了時間。他是吳國人,雖然吳國是大陳的屬國,但是這個舉人身份並不通用,他並不能直接參加大陳的會試。

這和兩國科舉考試的規模有關,大陳有十三個州,而吳國的麵積僅相當於大陳的一州,人口也僅僅是大陳的十分之一,考舉人的鄉試,大陳是設在州一級,而吳國則是府一級,從中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差別。

盡管大陳的一州之地錄取的舉人數量比吳國多,可是也不過是三倍左右,所以在大陳,中舉人、進士的難度是遠遠超過吳國的。

而且從天寧城往東的幾個州,俗稱的江左三州,包括天寧城在內,更是人才薈萃,文華風流之地,這裏的科舉考試競爭激烈程度,是其他地方的人難以想像的。曾經有吳國學子從江左三州遊學回歸,感歎說天下文章盡出江左,那裏隨便一個舉人就能在吳國中進士,而進士就可以在吳國考中狀元,這絕對不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楊雲到大陳遊學,主要是衝著九華仙府來的,現在目的已達,但是他並不想放棄參加會試的機會,想要在亂世來臨之前盡快加強自己的勢力,以求到時候擁有一點綿薄的自保之力,楊雲的目光已經越過吳國,轉到了當世最富裕、經濟力量最強的陳國。

進入大陳三個月以來,雖然感覺吳國上下重文輕武,奢華攀比之風尤盛,官吏也貪腐橫行,但是商旅繁盛,民間雖然土地兼並嚴重,有不少貧無立錐之地的流民,可是官府和一些大戶還能救濟一二,實在吃不上飯的還可以到城裏當工戶。

總體上大陳仍然算得上國勢強盛,是可以和北梁並列的當世大國。數百萬軍隊雖然久未經戰陣,但是就算是數百萬隻綿羊,數量還是擺在那裏的,裝備也精良,部分軍隊也還算得上訓練有素。何況大陳還有水軍大都督師文斌這樣的名將,在這江南水鄉之地,絕對可以和北梁、山陰的聯軍抗衡。

可是為什麼前世大陳亡國如此之速呢?大陳、東吳相繼亡國的時候,楊雲正在東海的宗門之中潛修,等出關尋親時,早已經時過境遷,楊雲也沒那個閑心去追究大陳為何而亡,反正大陳就是亡了,連帶著吳國這個屬國一起沉入深淵。

可是這一世不同了,大陳為何亡國,是楊雲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

×××

(國慶到了,笛沃拱手祝書友們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