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崎一族的崛起,加上廣助城的易主。
身為平定這場戰爭的最大功臣,首崎剛佐受到了農之國各方大小勢力的關注。
正如同之前首崎剛佐與首崎百護所說的那樣。
身為一城之主的身份,自然會有人來主動巴結。
尤其是當首崎家族的高層為廣助城入駐城下町的商戶製定了更低的商業賦稅。
那些趨利的商人們自然大量湧入,而且之前因為懼怕戰爭和死亡而搬離這座城池的平民們。
也因為廣助城重新恢複平靜而選擇搬回,相比較起來在戰國時代那些擁有土地的大家族。
往往對治下的平民,或者是租用土地耕種討生的農民,施加重稅。
在亂世,那些大人物們隻不過是給這些弱勢階層,一口飯吃而已,卻要想盡辦法壓榨他們苦澀的一生,來為自己的家族服務。
而首崎剛佐則給治下平民階層,製定了大量的仁政。
例如首崎家族收斂了所有磯野部一族覆滅後的資產,其中就有超過一百萬石的土地。
對於隻有數百人的首崎一族而言,之前管理三千六百石土地非常輕鬆,但是生活上就顯得有些拮據。
三千六百石土地的供糧來言,供求遠遠低於消耗,導致家族不得不用忍者的酬金,和其他資產的牟利來維係族人們的生活。
但是當有了超過百萬石土地之後,對於首崎一族而言管理是一個大問題,之前土地不足他們也從來沒有考慮過會把土地租給平民去耕種,畢竟自己家族都不夠用。
但是對於磯野部這樣的大家族,擁有這麼多的土地,最好的辦法便是租給平民獲得稅收。
而且還是重稅!
導致廣助城的平民階層,生活非常困苦貧窮,但磯野部一族的族人卻過著錦衣玉食奢華的生活。
這也讓擁有現代人理念的首崎剛佐非常看不慣。
所以他與家族高層們商量後,製定的第一條針對農民租聘首崎家族土地來耕種的政策便是大包幹。
所有生活在首崎一族治下領土的平民階層,可以和首崎一族簽訂協約。
以平民家庭的人口來領取相對應的土地進行耕種。
平民擁有土地的經營管理,但土地的地契主人仍然是首崎家族。
土地經營所得除了十分有限的稅收交給首崎家族,其餘的完全為平民個人所得。
其中稅收與個人所得的比例為1:19.
這樣低的稅收仁政讓識字的平民們看完首崎一族貼出的榜文後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
這種稅收幾乎已經達到了農之國甚至是整個亂世最低的稅收。
其實首崎家族之所以敢用這種稅收政策,第一原因是家族的族人並不像之前的首崎一族人數眾多。
導致磯野部對資源的各項消耗巨大,需要采用壓榨平民階層來滿足他們奢華的欲望。
而首崎家族的這數百族人,之前過慣了緊縮的苦生活,擁有超過百萬石土地,以這樣的低稅收完全可以滿足生活。
同時首崎剛佐也是為了充沛治下領土的人口。
但這樣低稅收的政策對於經營首崎家族土地的平民而言,還有其他附加條件。
例如平民手中的糧食除了滿足自身家庭的需求外,還會有大量剩餘。
可以販賣給商人,但糧價完全由首崎家族來製定,廣助城內的糧價要比外麵正常糧價微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