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滅*,卻單單留下一個五十裏的小國安國未滅。殘璨睵傷
安陵君便是個安國的國王,為人豁達,好結交朋友,一心想要壯大國土,造福百姓。
數年前,安陵君外出之時,在湖邊見到一老翁,在河邊垂釣,而雖是釣魚,卻半咪雙眼,似是而非,釣到釣不到仿佛跟自己沒有多大關係,但是魚卻是一條一條的上鉤,安陵君感到很奇怪,覺得這是一位高人,便下馬前去問其中有何道理,老者說道:“你越想釣到,魚兒越不來,無為而無不為,才有收獲啊。”
安陵君隱約感覺這老翁不是尋常之人,卻不明其中道理,回來之後就想請他來幫忙治理國家,以圖壯大,又怕大臣們心中不服,思來想去想出一個主意。
第二天,安陵君向大臣們說道,“我昨晚夢見一個人,額頭三指,美髯而龍顏,騎著一匹花馬,馬的四蹄是白色的,他跟我說,請湖邊的釣夫當丞相,輔佐我治理國家,安陵國就有救了。”
眾臣一聽,“陛下夢到的是您的先父啊。”
“不管怎麼說,大家給占卜一下吧。看這夢是何解。”
“即是先王托夢,我看還是照辦吧。”大臣們說道。
消除了大臣們的顧慮之後,安陵君前去請這位老釣夫到了宮中,說明緣由,禮遇有佳,再三懇請,老頭沒有做任何回答,隻是在此居住十日有餘,安陵君每日敬之如父。錦衣玉食相待。
半月過後,釣夫前來辭行,“我並不懂得治國之道,也無所才能,不會留下幫你治理國家,若圖壯大,我無能為力;隻可保你百年內國泰民安。但既得大王禮遇,日後大王有難,我必然會前來助你,真到得有那日,你隻需朝向東方,喊三遍‘老夫子’,我即會現身前來助你解困。”說完騰空而去。
而曆史記載,兩千多年前,大秦的鐵騎已經相續消滅了韓國,趙國,魏國,這時候魏國的附庸國安陵君,完全暴露在秦軍麵前,因為他的宗主國已經被滅了,安陵君的國家隻有五十裏的土地,若攻占對始皇帝來說不費吹灰之力,可是這時候始皇帝也許是玩暴力玩膩了的原因吧,他想試一下用自己的智慧把這個袖珍國搞到手,也算最後玩點新的花樣。
於是托人給安陵君傳話,“看安陵國麵積太小,想用五百裏的地方交換安陵國。”
這個交易看似很劃算,可是安陵君怕自己剛離開家就被人給黑吃了,於是拒絕了,還派一個叫唐雎的家臣向始皇帝詳細解釋。
秦皇就問唐雎,“我看你們家主子安陵君是個厚道人,想給他多增加點土地安度晚年,誰知道卻被拒絕了,要知道我大秦的軍隊一個俯衝就可以滅掉安陵國。”
唐雎說,“我家主子就這個脾氣,他就想守著她爹留下的一畝三分地,你就是給人家一千裏地也不會跟你換的。”
秦始皇嚇唬唐雎說,“你見過老子我發怒嗎?”
唐雎說,“沒見過呢。”
秦始皇說,“老子發怒,你們這安陵國就聽不到雞叫狗叫了。”
唐雎問秦始皇,“你見過我發怒嗎?”
秦始皇說也沒見過。
唐雎說,“我要發怒的話咱倆就一起掛掉,流血不過五步,不過整個天下都會戴孝的,也許秦國是為你服喪的,但是東方六國的老百姓會為我節哀的,這個事情你還是在考慮會兒吧。”說著就拔出了隨身攜帶的寶劍。
秦始皇有點怕了,給唐雎賠禮說,“壯士我想清楚了,韓魏等國家都能滅,而安陵國能卻不能滅,有您在誰也別想動安陵國。你上座,喝點西鳳酒先壓壓驚吧,這個安陵國我不會打的。”
從此秦始皇一統天下,滅了六國,卻單單留下了安國這個方圓隻有五十裏的彈丸小國存在。難道就是因為害怕安陵君,害怕唐雎嗎?
這近似玩笑的推斷,估計不隻是你不相信,就怕是史學家也不會得出這樣的研究成果。
然而事情流傳的卻是這樣一個版本:
秦始皇最終沒有嚇到這個國土如此之小的國家,本來想輕描淡寫解決的事情,如今卻讓他深表遺憾。
本來給個機會讓你們活命,也讓自己有個文明統一天下的收尾上畫完美的一筆,竟然讓一個唐雎當場要挾,真是顏麵盡失,這要是流傳後世還不讓這等豐功偉績抹上大大的一鼻子的灰啊。
看來這個安陵君國土雖小,但看來不是嚇大的,國民個個都像安陵君和唐雎一般,那也是個極品的國度了,也不想這彈丸之地的收複還要在曆史上留下什麼記載,不然後人觀史,豈不笑話。於是暗中要派出五萬大軍,夜幕降臨之後,一夜之間拿下這個小國,第二天這個彈丸小國就此消失,史書記載原因不明也就罷了,或是疫病,中華之未解之謎豈不是更好。而且這樣豈不是更合天理,跟我作對,老天都會讓他消失,也讓這種敢於挑戰權威的鬥爭精神隨著這個小國的消失一起消亡吧,這樣才是一統天下,才是真命天子。
安陵君是個熱血青年,聽聞此消息後,麵臨滅國想的不是逃走,而是死也要死的光榮。打算帶領自己的規模隻有三千人的部隊出城迎戰。晚上卻突然想起了幾年前自己跟釣魚老翁的事情,就照他所言跪拜在地朝東方喊了三遍“老夫子”,突然天空烏雲滾滾,雷聲大做,一條青色白髯的長龍出現在安陵君的府宅之上,吐出一珠子,此珠如白玉一般,圓滑溫潤,緩緩落到安陵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