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一開始以為沈亦借服裝,隻是因為打賭輸了,但現在看來……
好像錯了,錯的很離譜。
這首《赤伶》,先後融入了昆曲念白,現在又出現了京劇戲腔。
沈亦,分明是早有準備。
“濃情悔認真。”
“回頭皆幻景。”
又是一段昆曲念白,緊接著,又是一段完美級的吟唱。
台下,現場觀眾們一個個都聽傻了。
一首流行歌曲,已經被沈亦唱出花來了。
完美的吟唱,昆曲念白,京劇戲腔,這些截然不同的元素,在此刻被沈亦融合的天衣無縫,沒有絲毫違和感。
流行歌曲,原來還能這麼唱的。
所有人,都對台上的沈亦佩服的五體投地。
漲姿勢了。
戲腔結合流行歌曲,原來可以這麼好聽。
“戲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歡,唱離合,無關我。”
“扇開合,鑼鼓響又默。”
“鏡湖外,茶一盞,還溫熱。”
“……”
主歌再次重複,台下的現場觀眾們也更加的領會到了詞曲中的意境。
“也曾問青黃,也曾鏗鏘唱興亡。”
“道無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無情,道有情,費思量——”
華麗的京劇戲腔,再次驚豔的在眾人耳畔炸響。
“鏗鏘唱興亡”五個字,瞬間令整首歌升華了不少。
此時沈亦的唱腔中,仿佛帶著一股玉石俱焚的悲壯。
柔婉道悲歡,鏗鏘化無情!
這十個字,被沈亦演繹的淋漓盡致。
但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歌曲至此已經結束的時候,下一秒,沈亦的唱腔繼續回歸到了一開始的柔情。
“望燕雲。”
“望汴梁。”
“夢一晌——”
哀而不傷,悲涼中又覺得雄壯。
台上。
沈亦的眼神流轉,悠悠的的望著前方,仿佛跨過了千年的時光。
台下。
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聽癡了。
戲劇係的老師,目光灼灼的看著台上。
為什麼?
為什麼,為什麼她是作曲係的,不是戲劇係的?
與此同時,作曲係的何老師,心裏也有著一個大大的疑問。
這首歌是沈亦自己作曲的嗎?
如果是的話,那這個學生作曲的天賦,也未免太好了一點。
裴輕然呆滯的坐在那裏,心裏仿佛被打翻了五味瓶,心情十分複雜。
台下另外的觀眾,不管是高年級的師兄,還是同為新生的其他人,此時心裏都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一定要打聽到女神的聯係方式。
此時,台上的沈亦,也已經回過神來。
他的眼神一掃,心裏立刻一個咯噔。
好像有一些不太對勁,怎麼台下這些人的眼神,一個個都冒著綠幽幽的光芒。
糟糕,好像有些演的太逼真了,他們真的把自己當做了女神了。
一想到自己可能會出現滿身大漢的場景,他就忍不住渾身一個激靈。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沈亦這會也顧不上青衣要時刻保持端莊的規矩了,不等主持人上台,便落荒而逃。
台下。
頓時響起一片自責的歎息聲,都怪自己的目光太過赤裸裸,唐突了台上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