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辰道:“大人所問極是,隻是自來軍士聽令是第一要則,參軍作戰者,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何況投降?虞姬是項羽的追隨者,她也不會在乎生死或者名利,否則在項羽自刎後,她完全可以轉身投入漢軍的懷抱。至於漁夫和江東父老,項羽正是自認為最對不住他們,領著他們的兒子、父親去作戰,最後大軍覆滅,隻剩寥寥數人。項羽自覺愧對他們,遂以死謝罪,較之於貪生苟活者,畢竟氣向高潔!”
明珠道:“柳大人所言也有理,隻是唐杜牧之《題烏江亭》有雲:
‘勝負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從天下大局來看,項羽自刎,失去的可能是整個江山。他若能包羞忍恥,回到江東養精蓄銳,以他西楚霸王的名望,東山在起不會完全無望。”
一個身材有些肥碩的人疊肚而坐,駁道:“吏部尚書黃機以為,項羽不過江東可讚可頌。王介甫《疊題烏江亭》雲: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垓下一戰時,劉邦早已占了不可逆轉的上風,南方各地區各部大多支持劉邦,便是霸王帶領他早已傷亡慘重的士兵前去休養,這些地方的人未必願意跟隨他出生入死,他也未必就一定能卷土重來。天下大局不可改,已死將士不可還,他也不願在抗爭掙紮之後淪為劉邦的俘虜,寧可一死,死得其所,千古流芳!”
明珠似有不平之意,道:“此言差矣,霸王之死,是他對自己失了信念,早在四麵楚歌之時,霸王已灰心意冷,他曾與部下講,這次的失敗是天注定,而與自己的打仗能力無關。事實上,霸王不該有此想法,他的兵事才能,雄偉氣力,何等超凡?他若不放棄,休養生息等待合適的時局,來日漢朝改易為‘楚’朝也未可知。”
明珠這番話說到了改朝換代,這樣的話,在如今是很微妙的。文字獄從來沒停過,‘反清複明’這四個字是誰都不敢提的,能讓人聯想到這四個字的語句,聰明的人也要盡可能避免。
明珠應該是很快發現了自己的這個問題,但好在他還是皇上的寵臣,他忙用話岔道:“今日辯題,諸位的觀點言辭值得欽佩,明珠今日講的就是這些了,引大家說出了許多高明的觀點,實為幸事!”
皇上意味深長地笑了一下,順著明珠的話,道:“好,接下來是誰講?”
額吉側身,道:“是額吉。”
我心裏有些好笑,額吉還會講《漢書》?總感覺他像個不學無術的小痞子,今天我倒要看看他怎麼個講法。
額吉道:“方才明珠大人的辯駁學習之法實在優秀出色,皇上要咱們大家以推陳出新為上,我也來鬥膽一試。方才,明珠大人講的是項羽不過烏江,這之後,劉邦遷都洛陽,坐穩了漢太祖之帝位。一日,漢太祖在洛陽南宮設宴款待諸臣。席上,漢太祖問:
‘通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