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四勝四敗(下)(1 / 2)

第十六章四勝四敗(下)

步蒼穹不用眼睛看,光是感受到這一拳的氣勢,就知道自己難攖其鋒,於是以劍指發出兩道劍氣,襲向白庸雙眼,爭取到一息回避的時間。

本來,玄宗弟子切磋,於情理上是不能攻擊眼睛、下陰等要害部位,但步蒼穹此刻被逼得不得不出此下策,不這麼做,他連躲避的機會都沒有,自認以現在回落低穀的氣勢擋不住白庸的這一拳。

為了避開這兩道劍氣,白庸不得不側臉,果然出招的拳頭為之一緩,步蒼穹立即從完美***退路的攻勢下逃離。

白庸一擊落空,力氣卻不用老,單手一抖,變拳為手刀,以不可思議的弧度斬向步蒼穹,招招快,刀刀狠,不留一絲喘息餘地。

這便是混元破虛勁中的曲折勁。

能夠任意改變招式的方向,變直拳為斜劈,變壓掌為啄擊,不遵循任何規則常理,無招無式,攻敵之不備,攻敵之不防,攻敵至備無可備防無可防。

白庸顯然也明白剛不可久的道理,所以變歸一勁為曲折勁,以連綿不絕的攻勢代替剛猛絕倫的殺招,像壁虎貼牆一樣纏著步蒼穹不放,退到哪就跟到哪。

《非劍訣》雖然是武道合一的功法,但其中的招式大都屬於道術範疇,需要聚氣凝神方能使用,麵對白庸這種貼身戰術並沒有更好的應對方法,步蒼穹隻能以九霄劍指狼狽應招,步步退,招招讓。

場上變化可謂千回百轉,一開始是步蒼穹自信滿滿要破白庸的計謀,沒想到被步步算計,一一針對,動搖道心。

步蒼穹出九霄難登,白庸就還以長風破浪會有時,出五嶽巍峨,就還以一覽眾山小,出心之劍,就還以劍心非人心。

從中不難看出白庸早已摸透步蒼穹的武學,並一一準備好了還擊手段,是真正知己知彼,畢竟道心可不是那麼輕易能動搖的。靈機一動,就能想到克製對手道心的方法,這連玄宗的眾多長輩都做不到。

白庸趁勝追擊,看上去似乎大局已定,沒想到步蒼穹又在這時突破自我界限,隱隱有反壓一頭的趨勢。可他卻沒有因此氣弱,反而越戰越勇,一敗、二敗、三敗,言之鑿鑿,再度壓製對手,重新占據上風。

一名弟子感慨道:“看來白庸找到步蒼穹的弱點了,這戰勝負明了。”

大師兄農彪搖頭道:“這又不是步師弟一人的弱點,大凡修煉道術者都一樣,被武者近身後隻能以法寶防禦,擋不住就是一個死字。步師弟應對還算過得去,《非劍訣》武道雙修,身體的反應速度並不慢,隻是不習慣這種近身戰鬥,所以導致步步受製。”

“這麼說來,白庸豈不是必勝無疑。”

“並非如此,高手過招哪有必勝的道理,哪怕武力智慧皆高過對手,也有運氣的影響,更何況眼下的局勢還沒到一麵倒的程度。《非劍訣》中尚有許多厲害的絕招,不過依步師弟眼下剩餘的內功,估計最多隻能再用一招,一旦成功,就有可能一舉翻盤。他遲遲未出手,也是為了尋找最合適的時機,對白庸而言也是相同,他撐過了這一招,勝利就穩穩落在手中,五行拳法,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利用五行相生,能大幅度節省道氣和體力。”

一旁的洛紅塵撇了撇嘴,但沒有說話。

擂台上的狀況如農彪預料的那樣,步蒼穹雖是處於下風,被壓得隻能防禦閃躲而無力反擊,哪怕下一刻也不足為奇,可他偏偏就是撐了下來,就好像不倒翁,明明岌岌可危卻總是不倒。

就在弟子感慨大師兄眼光卓越,見識非凡的時候,主席台上觀戰的冉霸輕聲歎道:“步蒼穹敗了。”

戲無涯附和道:“是啊,他的心神被攝,注意力被白小子的言語吸引,不能進入當局者清的狀態,無法察覺到白小子暗中將道氣灌入地麵,悄無聲息的布陣……他千方百計的避免自己中計,千提防,萬提防,終究還是落入算計。”

真正的武者戰鬥,並不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而是當局者請旁觀者迷。因為當人進入戰鬥狀態,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有感知都提到巔峰,往往能在外人看似絕境之中,使出巧奪天工的招數來化險為夷。所以大師兄農彪也沒能察覺到白庸暗中的伏招,隻有修為比他高上許多的長輩們方能看出。

這樣的狀態就是超常發揮,曆史上有名的武者都有這樣的天賦,真正搏殺時能比平時訓練更容易發揮出十二分的實力。武者如果怯戰,一入實戰,本領就隻能發揮平日的八成,那就隻能擺花架子欺負欺負小混混,成不了大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