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無心之射(1 / 2)

第三十章無心之射

人體修煉精氣神,其中精為ròu體,氣為功力,神為元神。打個不怎麼恰當的比喻,精與神就是兩個出水口,氣則是水桶裏的水,所以在桶中水量充足的前提下,兩麵同時放水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其中差別在於,ròu體出招有時候也不需要功力支持,有一些武學招式是不用功力全憑ròu體的,但元神出招必須要有功力,沒有功力術法壓根不能進行。

聽了姬天血的建議後,白庸苦笑道:“這個想法我也有試過,可惜做不到啊。元神離體後,ròu體就失去控製了,如果元神分散出一部分,繼續控製ròu體,那麼無論是元神的術法,還是ròu身的武道,都會因為不完整而大打折扣。雖然從威力上講,的確比單一出招強,大約為十二成到十五成,但是元神離體可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沒有ròu身保護,萬一在絕招碰撞中被餘勁掃到,那絕對是致命的危機。”

《萬靈生死經》中倒是有一門造化nòng神訣,能夠讓元神擁有近乎不死的能力,有點類似閻無辜的真魔元體,隻不過真魔元體練的是ròu身,造化nòng神訣修的是元神。可惜這門奇術必須在四重雷劫之後方能修行,目前白庸是徒有寶庫而沒有打開鎖的關鍵鑰匙。

齊無憾思索道:“想保護元神可以用法寶或者防禦術法,這倒並非難事,可怎麼讓元神離體後,ròu身還能完美的運招出招,這才是困難的地方。”

石墨羽道:“如果是這個問題的話,或許弓道上的無心之射能夠有所幫助。”

白庸若有所思道:“無心之射,好似在書籍上有看到過,是列子跟伯昏無人之間的比箭吧。故事中記載的無心之射理論貌似是,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今汝怵然有恂目之誌,爾於中也殆矣夫。”

見其他人不解,他就慢慢解釋整個故事。

故事中,列子給伯昏無人表演射箭。他拉滿了弓並在肘上放一杯水,當第一枝箭射出時,第二枝箭便上弦,第二枝箭射出時,第三枝箭又上弦。但在這個射箭的工程中,列子的身體就像雕像一般,動也不動,杯子裏的水半點也沒有灑出來。

這樣技巧算得上非常高超了,但伯昏無人卻認為這仍是有心的射,不能算是無心的射。真正無心的射,要登上高山,站在崖邊的岩石上,麵臨百仞的深淵,再試探能否射箭。

於是兩人便登上高山,伯昏無人背對深淵,慢慢後退,直到腳跟有三分之二在外懸空的時候才停止,接著他就請列子上前射箭。結果列子嚇得趴在地上,冷汗直流,更不要說拉弓射箭。

伯昏無人最後說,最好的射手,能上窺青天,下看黃泉,不論身處何等境地,都要放縱八方而神態不變,如果自己心神已慌,如何射得中目標。

聽完後,石墨羽恍然道:“哦,居然還有這樣的故事啊……”

見周圍人投來異樣的目光,她不由得臉上一紅,連忙道:“以前我師傅都隻跟我講奧義,從來不講故事跟出處,所以也就沒有聽過……不過,好像這跟我印象中的無心之射有些不同。”

白庸點頭道:“也許兩者不同吧,在原文中伯昏無人說的是‘不射之射’,而不是無心之射,隻是按照文意來翻應該稱為無心之射。”

石墨羽點頭道:“確實不同,我師傅對我解釋無心之射時說的內容是,把弓拉滿,當箭該射出去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射出去。”

“無心之射不是月弓dòng天的絕學嗎?就這麼說出來沒問題嗎?”齊無憾好心提醒道,在他看來,這丫頭平日行為有些粗心,說不定會忘了這茬。技藝外傳,將來若是月弓dòng天的長輩們計較起來,可是非常麻煩的事。

“沒關係的,月弓dòng天的絕學是無我之限,不是無心之射,這點經常被人搞hún。無心之射並不是什麼武學招式,隻是弓道上的一種心境,也不是由我派發明的,曆史上無數先哲都擁有過這樣的意境,也都在書中記載過。一般的射箭過程,講的是拉弓、瞄準、鬆弦射中目標三步驟。但無心之射,主張的不是弓者在射箭,而是箭自己射了出去。”

石墨羽指著旁邊的竹葉道:“清晨的時候,竹葉會沾滿lù水,隨著時間,它會被漸漸積累的lù水壓得越垂越低,突然間,lù水滑落,可葉子卻並沒有動。人將弓拉滿時,就像這葉子一樣等待著箭自動射出的時刻。當你的弓拉到了最圓滿最成熟的狀態,箭就一定會自動射出,就好像lù水從葉子上滑落一樣,箭會在弓手毫無考慮的情況下,不經意地飛射而去。這就是無心之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