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庸瞬間明白眼前這頭旱魃怪異修為的來源了,人的屍體想要變化為僵屍,無非是兩種方法,人為以及屍變。人為暫且不提,屍變的話除了有濃鬱的陰氣外,這具屍體本身也要有獨到之處,或是先天異秉,或是後天邪修,而且必須是死於非命或者死後沒有得到正常的安葬。
即便滿足了以上所有條件,能夠自行屍變的,也是百裏無一。若非如此困難,這天下早就“屍行遍野”了。屍變出來的僵屍,一開始也是沒有智慧的,隨著精氣的吸收,修為提升,經過至少百年的積累,重現活著時候的記憶,才蛻變出智慧。而一般的旱魃,通常都要經過經年的修煉,所以幾乎沒有不開啟智蒙的。
可是眼前這頭旱魃,它並非是吸收陰氣屍變的,而是受到這尊雕像影響,無意中修煉了《萬靈生死經》才擁有了眼下高絕的修為。它既不像普通生物成妖得到冥冥中的一縷造化,也不是僵屍修煉後恢複活著時的記憶,純粹是被催化而成。
真要分類的話,它的變化也是屬於人為,不過這個“人”就是這尊人首蛇身的雕像。就好像一個道人催化了一具屍體,卻沒有注入神念,也沒有打上烙印和禁製,頂多就是強迫這句僵屍修煉功法,其餘一概不管,放任自由。
也難怪這頭旱魃會去救人,天生善念,完全是受到了《萬靈生死經》的影響。這尊人首蛇身的雕像,乃是來自太古的補天神話。以身補天,惠澤蒼生,非是大仁大勇者不敢為。這頭旱魃沒有受人教導,卻是本能的接受了這尊雕像的思想。
白庸雖然識得一些妖族文字,但他不是藏森羅,並沒有特別鑽研過,排成一行文字就看不懂了。畢竟就算是如今的妖族,恐怕也鮮少有能認識這等太古時期的文字。不過他沒有為此而苦惱,而是慢慢靠近這尊雕像,任由散發出來的符文落在身上,接著在腦海中就浮現出了經文奧義。
大道至簡,越是接近大道的經文,越是簡單易懂。就像是從布施和尚那得來的《釋迦如來經》,哪怕不懂文字,甚至就是個傻子,光看圖片也能學會。《萬靈生死經》作為能催化生物成妖的經文,哪怕是死人,甚至不是人,就算是沒有聽覺和視覺的花草樹木也能教會,當然花費的時間要更久一些。
經文一般都是由淺到難再到易,一到三品的經文,都是極為粗淺的,懂點漢語文字的人都能看懂。四到六品的經文則是內容深奧且苦澀,若沒有相當的古文功底,以及修行經驗是根本學不會的。六品以上的經文,又會漸漸變得簡單,但這種簡單並非是指道理粗淺,而是易懂難精,上手簡單,可真正要參透那就難如登天。
那種認為極品經文就是要由億萬文字構成,內容高深莫測,不是天才就不可能看懂的想法,無異於在農夫眼中看來,皇帝就是拿著金鋤頭耕地,饃饃吃一個扔一個那般可笑。
白庸能感受到從雕像體內散發出來的生靈氣息,對療傷有著奇特的效果,當下盤膝坐在雕像前,打坐入定,一邊熟悉經文內容,一邊吸收生靈之氣。那頭旱魃堅持,也來到他的身旁,學著樣子坐下來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