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簫劍的男子先是一停,隨即又神態自若道:“凡人皆有私心貪欲,隻要不危機百姓,吾等退一步,海闊天空便是。”
一名儒生為消眾人怨氣,打趣道:“道君有這樣的心胸,吾等是望之莫及,說實話,袁大帥這番話實在是令人心寒,吾當時就想揮袖而去,隻是一想,吾一時撒氣倒是痛快了,可是會給道君丟麵子,隻好強行忍下。”
“哈,沒想到棄筆兄為劣者受了這麼大冤屈,罪莫大焉。”
“哪裏哪裏,道君是正道盟之眉角,吾犧牲一些也是該然,道君拿幾壺醉仙酒來,這等不快事也就付諸腦後了。”
經儒生這麼一說笑,刀者的怨氣消去大半,隻是道:“這件事就算了,不過我可不願待在這裏看他臉色,他不願見我們,我們不如現在就回去,指不定他還會回來求我們。”
儒生似有不同意見,但知曉此時不好爭辯,於是找了個借口道:“我們還是先回去吧,別在耽誤道君的師徒見麵。”
在場的五人皆是天人境高手,六識靈敏,如何感應不到白庸的存在,不過其中隻有儒生跟白庸的師傅達到元神境,能夠用神識確認來人長相,其餘人能察覺存在,卻不能觀察到相貌。
於是眾人紛紛告退,路過庭院時跟白庸打了招呼。這些人跟他師傅關係親密,倒也都認識。
其中儒生是九華皇苑的弟子,名喚文棄筆,是元神境二重雷劫修為。
陰沉著臉的刀者是漠州磐沙神宮的弟子,名喚成一快,外號無影刀,金丹境二重竅穴修為。
緊隨著是成一快的好友,有著一張嚴肅表情的方正臉,是諸子天下法家的弟子,名喚刑無私,外號鐵麵判官,金丹境四重竅穴修為。
最後一名同時背負刀劍,笑著拍拍白庸肩膀的武者,是盤天宗的弟子,名喚齊無憾,外號殘刀敗劍,金丹境五重竅穴修為。
這些人離開後,白庸的師傅東方易才緩緩踏出門,依舊是劍眉如峰,一身無暇白袍,隻是相比白庸年幼時的記憶,此時的他更加沉穩,不再那麼鋒芒畢露,仿佛神兵戴上了劍鞘。當然,修為也更為高深,金丹境七重竅穴外加元神五重雷劫的武道高手,是正道盟三大巨頭之一,平生斬殺妖魔無數,江湖人送外號蕩魔道君。
師徒相見,第一句卻非關心的問候之語。
東方易皺眉地質問:“你怎麼突破到金丹境了?還將一身積蓄付之東流,難道忘記了告誡,吾再三叮囑,不可急於求快。”
一般做師傅的看到弟子突破境界,都是稱讚一番,偏偏東方易要生氣。但白庸也知曉師傅為何生氣,於是將當時情況解說一番。
“弟子也是情非得已,當時的情況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聽完解釋,東方易坦然道:“是為師錯怪你了,哈,此事做得不錯,當為當不為,判斷的很正確。”
這是白庸又道:“稟告師尊,關於對抗狄人一事,我認為還是再等待幾天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