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佛門秘聞(2 / 2)

白庸對佛學有頗深的造詣,也很感興趣,可也僅僅止於佛理,要不然玄宗內也有不少道佛雙修的內功,甚至收錄天下武學的它石閣中也有許多已失傳的佛門絕學,他若有意早修煉了。

遭到拒絕,布施和尚反而更加高興:“你有這樣的心態最好,真要學灑家也覺得麻煩,不愧是玄宗出來的弟子,很好,果然是最佳人選。”

“不知最佳人選是指?”

“這事還要從四十年前說起,對了,你有聽過佛門隱藏的第三部聖道經文的事?”

“曾於玄宗藏書中見過,說當年佛門二聖為對抗道門三聖,特意將各自的聖道經文拆為三部,共六本鎮道經文,而根據不同的合並法可以湊出三本聖道經文,從而抗衡道門的三部聖道經文。”

“沒錯,其中《過去》《現在》《未來》可以湊成一部,《西天》《婆娑》《琉璃》湊成另外一部,而《現在如來經》跟《婆娑釋迦經》又能合並成隱藏的第三部聖道經文《釋迦如來經》。然而自中古以來,就從沒人能湊出一本完整的聖道經文,如今《過去燃燈經》已然不知蹤跡,《琉璃藥師經》被東瀛奪去,不可能要回。吾師毘迦天乃密宗護教法王之一,畢生致力於弘揚佛法,他想到若能拚出一本佛門聖道經文,必然能興盛佛門氣運,然後就帶著《婆娑釋迦經》前來禪音寺,請求借看《現在如來經》,好將兩部經文合二為一。”

白庸搖了搖頭,接下來的劇情大致上也能猜到,禪音寺自然不肯出借。倒不是小氣,而是更深層的原因,就好比兩個關係普通的國家,突然一個國家的領導跑到另外一個國家,說要參觀你們的秘密武器,這如何能答應,就算以自身的秘密武器作交換條件也不成。

這已經不是買賣公平不公平的問題了,而且還是以個人名義來借,如果換成密宗的名義倒還有商量餘地。可毘迦天心知自家門派是不可能答應這個交易的,畢竟兩派之間關係不怎麼樣。同樣身為佛門,可密宗就不屬於無量佛門,論關係倒是跟梵蓮寺更親密些。

“若吾師知難而退,事情也就到此為止了,可偏偏不知為何,吾師竟是起了執念,非要觀得《現在經》不可。禪音寺顧忌會與密宗交惡,不敢出重手,隻求能夠擒拿,好送回密宗。可吾師身為護教法王首座,又習得梵天諸佛印,武藝又怎麼可能低?縱然遇上虛空境的高手,打不過想脫身還是不難的。就這樣,雙方一直僵持了三十年。”

“三十年!”白庸也不由得為之驚愕,雖說他們這些修仙者壽元悠長,沒有意外活個上千年也不成問題,可將三十年光陰浪費在不可能達成的事情上,未免也做得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