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五行失衡(上)(2 / 2)

凝霜拳這種將寒勁道氣蓄而不發的拳術,往往比道術更具威力,因為道術隻是將靈力聚集起來然後釋放,一旦沒有命中就會完全浪費,而拳法沒有打中人就不會流失靈力,甚至還能將寒勁積蓄起來,在命中的瞬間全部爆發。所以道術高手哪怕打中了人也要補上數招,而拳法高手往往一拳就能取人性命。

白庸眼見避之不開,也不慌張,腳下一頓,體內精氣由腎轉向心,雙掌開合,殘影重重,如飛雲流轉,將自己裹在其中,守得密不透風。

他的掌法並非剛猛勇烈,因此沒有與計帷幄硬碰硬,而是旁敲側擊,貼、卸、牽、引將拳勁盡數化去,而且速度極快,往往計帷幄出一拳,他就能打出三掌,前兩掌化去威力,第三掌將其格擋開。

凝霜拳中攜帶的寒勁,也被他掌上蘊含的火勁抵消。場上一寒一熱兩股氣勁相交,蒸汽騰騰,又變回開局時的狀態,隻是寒熱勁道的雙方調換了一下。

“烈火流雲掌……怪哉怪哉,白庸的應對也不簡單。”農彪滿是疑惑。

旁邊不明所以的弟子開口問:“有什麼奇怪的,用火行掌法來抵消水卦拳法,水火相克,一般人都會做出這樣的判斷吧。”

“別隻看到表象,往更深層的想,以火擋水這點倒沒什麼可奇怪的,但是你能做到上一刻走水行步法,下一刻就轉為火行掌法嗎?一般而言都是利用水生木的原理,轉換成木行招式,激發潛能。對立屬性轉換,計師弟一開始就蓄力準備還好說,白庸突然變招,就不怕五行衝突,導致內勁暴走嗎?”

台上白庸守得遊刃有餘,交手中不乏一些機會能夠趁隙進攻,但他似乎真正打算要讓對方三招,所以隻守不攻,盡顯上善若水的真義,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

看到農彪依然想不明白,上官嬋輕聲提醒道:“大師兄忘了,白庸是五行失衡體質,根本不在乎五行衝突。”

農彪一拍腦門:“原來如此!是五行失衡,怪不得!看來白師弟也是早有準備。”

人的身體對應五行,分別是肺金、心火、肝木、腎水、脾土,但並非五行均衡,總是有多有少,有些人先天缺水,就是身體水行占的比例較少,有些人天生對火行術法精通,就是身體火行旺盛,占的比例較多。但無論怎樣,五行所占的比例總是固定,不會因為你修為增加而改變,你吸納火行元素,自然會依照依照五行相生而轉化成其他元素,火行占的比例始終不會變化。

但有一種人的體質非常特殊,那就是五行失衡,人體內的五行比例會隨時隨地而改變,到極端的時候甚至會發生火行占據人體九成,其餘四行隻占據一成的情況。這種情況發生在普通人身上,早就暴斃而亡,也就是所謂的“急火攻心”,但對於天生五行失衡的人而言,不過是一種常見現象,最多身體感到有些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