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乘鸞引凰偕千歲(1 / 3)

淩衝病倒在冀寧路治所太原城中,程肅亭度入內力為他驅散寒毒,說:“退思,你練的甚麼內功?少年人有如此渾厚內力,真個愧殺老朽也。”淩衝回答:“前輩謬讚了,這個是自彭素王處學來的沛若神功,據稱是日帝自創的哩。”程肅亭聽得“彭素王”三個字,倒吸一口涼氣,說:“此人仿佛神仙,我等遠遠不及!”

他還對淩衝說:“你十三脈俱都通暢,唯督脈似曾受損,後心神道、靈台、至陽三穴移位,略有阻滯,你自己可曉得麼?”淩衝知道那是當年在大都中了龔羅睺一招腐心蝕骨掌,留下的後遺症。史計都雖曾為自己度氣療傷,但他的內功過於霸道,雖然幫自己撿回一條性命,卻因此損害了督脈。現在每到陰天下雨,淩衝都會感覺後心數處穴道隱隱發酸,搬運大周天的時候,也每每到了靈台附近,內息運行變慢。他點了點頭,笑著說:“是舊疾,不礙事的。”

王小姐給淩衝煎好了藥,端上來。程肅亭急忙接過:“此等粗活,教下人去做便可,郡主何必親自動手?”王小姐微微苦笑,也不回答。淩衝才剛端起碗來喝藥,突然駱星臣敲門進得房來。

他向屋中眾人行禮:“郡主,程前輩,淩官人。”然後說:“小人見關知院每日推托,道太原是河東重鎮,怕他南下後關西軍渡河來襲,因此須預作防備,遲遲不肯動兵,心中疑惑,便在府中打探消息……”

王小姐急忙問道:“你可打聽到些甚麼?”駱星臣恭敬地回答說:“原來貊高那賊先有信來,說郡主已為其所擄,教關知院若想救郡主性命,便速速南下與其會合……”王小姐恨恨地罵道:“這個奸賊!”

“關知院正在猶疑,天幸淩官人等救出郡主,來到太原,”駱星臣繼續說道,“關知院便把那貊高的使者綁來斫了。正欲點集兵馬,南下討伐叛逆,不料朝廷又有旨意來也……”程肅亭皺眉問道:“朝廷可是接到貊高叛亂之信,想趁機削弱大王的權柄麼?”

“前輩所料不差,”駱星臣回答,“朝廷得了貊高信報,如何不喜?當下升貊高知院,兼平章事,教他總領河北軍馬。且詔大王率潼關以東兵下淮南,李思齊等四軍出武關下襄漢,貊高率河北軍,與脫因帖木兒、完哲二帥兵發淮東,並詔關知院固守太原休動……”

淩衝聞言一驚,心道:“倘諸將聽命,三路南征,則我西吳危矣!”隻聽程肅亭沉吟道:“既然三路南征,如何倒教關知院休動?這個分明欲牽製監控大王的。”王小姐問道:“李叔父與我兄等,可聽命麼?”

駱星臣搖搖頭:“一個空架子朝廷,誰來聽他?貊高才反,脫因帖木兒大帥便盡驅山東兵馬,西往衛輝,大王也渡河駐軍懷慶。那貊高怕腹背受敵,北往彰德去了……”王小姐皺皺眉頭:“我這個哥子最是無用!兄長教他守備山東,怎好擅離?先時調貊高西進時,便有將領諫說恐山東空虛,南軍北上時,脫因帖木兒不是對手,是兄長說:‘他雖無能,麾下也有數萬兵馬,又有完宜仲為佐,能阻擋南軍十日半月,我便自河南趕往應援了也。’貊高才得成行。他今怎可擅離?山東不是空虛了麼?!”

淩衝詫異地望了一眼王小姐,想不到她一個閨中女子,竟然有這般見識,想必是每天在王保保身邊耳濡目染的結果。隻聽王小姐又問:“便為了那空頭朝廷一紙空頭詔命,關保便不敢離了太原麼?他是我家的將軍,還是朝廷的將軍哩?真是愈年長愈無出息了!”

淩衝聽到“他是我家的將軍,還是朝廷的將軍”這句話,不由心裏好笑:“元朝軍閥割據,哪裏還有朝廷的將軍?若非遭逢如此四分五裂的局麵,驅除韃虜的大業也不易成功哩。”

當下王小姐就去找關保理論。淩衝不願意再在太原城裏趟這混水,又掛念著自己的婚事,病勢才愈,就匆匆告別王小姐,東往大都行去。王小姐和程肅亭等人屢次勸留,他都婉拒了。才剛動身,就聽說關保終於揮師南下,往澤州方向去了。

※※※

曉行夜宿,病勢又有反複,反而耽擱了行程,直到十月份,淩衝才終於來到了大都城中。回到自己賃下的屋中,果然杞人和冷謙都已經回來了。冷謙見麵就責怪他:“你怎恁晚才歸?艾布父女已然歸來,我與他商定了,待你回來,便為你與雪妮婭完婚哩。”

淩衝聞訊,不由大喜,可是臉上又不大好意思表露出來,隻好咳嗽一聲,轉過頭去:“全憑義父與師父作主。兒既歸來,便好擇個黃道吉日成親了。”

他從懷裏掏出兩年前離開大都時雪妮婭送給他的玉鐲,交給師父,請他往清真居去與艾布商議婚事。冷謙接過鐲子,笑道:“還有這般定情物事,怎不早取出來,倒瞞得我苦。近日兵荒馬亂的,必要早早與你們完婚,接了新媳婦回江南去,我與你父才得放心哩。”

淩衝問他們最近各處的消息,冷謙說:“貊高叛亂,倒做了朝廷的大功臣。前數日皇太子開大撫軍院,天下兵馬,省、台、部、院,均受節製,這個明是奪了擴廓帖木兒的兵權哩。還以貊高首倡大義,所部將士均賜號‘忠義功臣’,忒煞的可笑。”

淩衝聞言也笑,心裏卻多少有點為王保保擔心。陳杞人取出一封信來遞給淩衝,說:“此是朱大王遣人送於你的。”淩衝急忙展信來讀,不由“阿也”一聲,連叫“可惜”。

原來信中除了一些寒暄話外,還寫道:“徐達等攻平江愈急,領四十八衛將士圍城,每衛製‘襄陽砲’架五座,‘七梢砲’架五十餘座,大小將軍筒五十餘座,每日銃砲之聲不絕。得近所俘賊告,六月廿四日,張士信於西閶門督戰,張帞城上,方食桃時,為砲石所中,碎頰而死……”淩衝搖頭歎息,沒想到張士信那麼早就完蛋了,看起來自己親綁此賊到史計都墳前剜心祭奠的計劃,是無法實現了。

朱元璋的信上繼續說道:“平江旦夕可下,若賢侄要時,我取張士誠與你,以替張士信。或訪得張士信廬墓所在,可效子胥掘墓鞭屍,豈不快哉!”但淩衝可沒那種興致,當下回信給朱元璋,請他破城後不要殺張士誠——這本是彭素王的意思,淩衝等寫完信,才意識到這點,不禁苦笑,心說:“彭素王忠奸莫辨,我怎的篤信其言,一至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