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摩天寨(1 / 2)

鎮州西邊靠近井陘口的綿綿群山,有一處絕妙的所在。

從房山縣城所在沿著綿蔓水西側徑直往南走約三十多裏路,一座巍峨的大山便出現河水西側,上山的唯一一條小路蜿蜒在彎曲陡峭的山體上,接近山頂的地方更是接近八十度,山頂倒是較為平坦,建有一座能容納幾百人的木寨。

叱月嶺,摩雲寨。

站在摩雲寨向西北眺望,不遠處有一座更大的山體,此時已近黃昏,在深秋的夕陽映照下,長滿鬆柏樹的大山黑中帶黃,山風吹過,黑緞上金光閃閃,煞是好看,跟叱月嶺一樣,山頂也很平坦,不過規模就比叱月嶺大得多,上麵建有一座大型寨子,寨牆由夯土壘成,寨頂用木梁覆以茅草、樹皮,寨子容納了三千多人居住還顯得有些空闊。

叱日嶺,摩天寨。

叱月嶺與叱日嶺之間約有四五裏路,有一條較為平緩的大路連接著,沿途全是低矮、平緩的山坡,山坡上全是低矮的灌木和荒草,一片接一片的牛、馬、羊出沒其中,恍惚中乍一看還以為到了塞外大草原。

寧胡坡。

寧胡坡與叱日嶺之間有一道約有一丈左右寬的深澗,平日裏在叱日嶺那頭架有一座木製吊橋,晚上吊橋就會收起來。

摩天、摩雲兩寨據說隋末時就有了,到了唐代安史之亂時有人重新占據兩寨進行了翻新,到了唐末,先是藩鎮割據,接著是河東、宣武之間長達十多年的亂戰,後唐李存勖在位時,唐、梁又是一陣亂戰,緊接著塞外的契丹人又不停南下,軍閥殘暴嚴苛,契丹人更是以出戰時不帶軍糧、四處“打草穀”為樂,盧龍、義武、成德、橫海幾大戰區的老百姓苦不堪言,紛紛集寨自保,摩天、摩雲二寨就是其中之一。

時下正是後唐李從珂剛剛登位不久,新帝為了酬謝跟隨他奪取大位的一眾將士,東都洛陽的國庫搜刮一空仍不敷用,最後又下詔令各戰區(節度使)上繳布帛、錢糧。

鎮州所在的成德節度使董溫琪接到的詔令是他的戰區需要上繳綢緞五萬匹、錢十萬串(一串一百錢),董溫琪在成德戰區經營多年,這點東西對他來說不過九牛一毛,不過要他自己掏腰包那是萬萬不成的,於是他向鎮州各縣派出了大量的“搜刮使”,搜刮、拷掠治下的老百姓。

眼看離中央嚴令上繳錢糧的日期越來越近,董溫琪四處搜刮得來的錢糧離中央要求還有些距離,後來聽說摩天寨在老寨主姚珂的帶領下經營了二十多年,現下寨內人口眾多,頗為富庶,便派了自己的親信——牙內軍都虞侯秘瓊率領牙內親軍兩千,彰聖都騎兵五百,射生都弓箭手五百,加上兩千民夫,五千大軍,號稱兩萬,殺向叱月嶺,準備攻克摩天寨後用俘獲的錢糧向中央交差。

摩天寨中央,議事廳。

議事廳是摩天寨最高的建築,與其它地方不同,廳牆均是用打磨的整整齊齊的大青石壘成,屋頂上還蓋著一色的黑瓦,廳前、後的小院也是用青石、黑瓦築成,前麵是老寨主姚珂的親衛摩天都住的地方,後院是姚珂及其家屬自己住的地方。

大廳正中那麵牆上掛著一副字,“浩氣長存”四個顏體大字龍飛鳳舞,不知是何人所書。

“浩氣長存”下麵擺著一張大柏木交椅,交椅漆成黑色,背後放著一張虎皮,一個約莫六十多歲,身材健壯,須發皆白的老人正端坐在交椅上,交椅的右側掛著銅鑼、木槌。

老人背後站著一條大漢,約莫三十出頭,身高超過六尺,身材異常雄壯,一捧亂糟糟的絡腮胡子,虎眼圓睜,左手握著一把沉甸甸的短戟,右手提著一段鐵鏈,鐵鏈盡頭連著一個黑乎乎的鐵錘,看那份量,至少有二十多斤。

大廳兩側擺著七把小一號的鬆木交椅,左側首位坐著一個中年文士,年約五十上下,黑色的唐巾,白色圓領直裰,麵容清臒,頜下一縷山羊胡子。

文士下首坐著一個中年漢子,身材略顯肥胖,雙眼浮腫,坐在椅子上昏昏欲睡,一副酒色過度的模樣。

中年漢子下首的交椅空著。

右側首位坐著一位大唐軍官閑暇打扮模樣的漢子,也是絡腮胡子,灰色唐巾,灰色圓領直裰,腰間纏著牛皮腰甲,腰甲四周有一圈雲紋。

絡腮胡子下首坐著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戴著窄沿、尖頂羊皮帽子,交領長袍外麵裹著一件短羊皮襖子,老人雙眼微閉,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

老人下首坐著一個年輕漢子,身材高大,高鼻深目,沒有胡須,一蓬烏黑的長發隨便挽了一下披在腦後,黑色麻布長衫,左衽,雙眼炯炯有神,不時流露出的精光令人不寒而栗。

年輕漢子下首也端坐著一位年輕漢子,裝束與那位身材瘦小的老人有些相似,不過帽子、衣服全是白色的,身材雄健,胡須剪得頗為整齊,一副卑微恭謹的模樣。

“都說說吧”,一陣雄渾低沉的聲音傳出,震得在場的眾人耳朵隱隱有些發痛,聽到這聲音眾人一個個趕緊端坐起來,左邊那肥胖漢子也睜開了自己渾濁浮腫的眼泡,接著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白須老人看到這一幕心裏暗暗歎氣,不過臉上卻仍是那副喜怒不行於色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