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聞聽此言,險些栽倒在地,他身上隻有四百多文錢,也不知道古代酒店吃飯是什麼價,不由有些猶豫起來。
那中年男子看出了李璟的窘迫,笑道:“兩位賢侄找蔣某,就是給我麵子,這頓飯自然是我請了。”
李璟鬆了一口氣,不由對這個發福的中年男子產生了好感。
李珷聽說有飯吃,不由眼睛發亮,下意識了摸了摸幹癟的肚子。
走在路上,蔣石感慨萬千,說了很多關於他和李璟父親的事情。李璟和李珷有一句沒一句聽進去,很快,他們來到一家酒樓,大步走了進去。
蔣石似乎經常來這裏吃飯,掌櫃見他到來,飛快的跑了過來,滿臉堆笑著說道:“蔣爺怎麼來了,您派人過來說一聲,小的給您送進衙門去。”
蔣石擺了擺手,“王掌櫃客氣了,給我找一間包廂,我要和兩位賢侄好好敘敘。”
王掌櫃忙點答應,引著三人來到樓上一間上好的包廂。
三人坐定後,蔣石問李璟和李珷吃什麼。
李璟和李珷哪好意思點菜,讓蔣石做主。
蔣石掃一眼菜牌子,點了一盤炒雞、一盤牛肉爆蔥、一盤紅燒獅子頭、一盤清蒸魚……
蔣石每報出一個菜名,李璟和李珷喉嚨都會忍不住吞一口口水。特別是李璟,他來到清朝也有十幾天了,還沒有吃過肉,就連養傷的那幾天,也就吃到兩個雞蛋。
忽然,他很想大聲喊,蒼天呀、大地呀,老子終於吃上肉了!
蔣石一共點了八個菜,四犖四素。點完菜之後,他問李璟和李珷要不要喝點酒。
李璟心想反正菜也點了,人家肯定不會在乎那點酒錢,便笑道:“若是世伯想喝,賢侄自然奉陪。”
蔣石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李璟會如此回答,隨後又要了一壺酒。
“今日讓世伯破費,改日李璟做東請世伯上咱東湖縣最好的酒樓去吃席麵。”
蔣石心中暗笑,怎麼李煙長生了一個臉皮這麼厚的兒子,又打量李璟和李珷一番,心想看他二人裝扮,混得肯定不怎麼樣,找上自己無非是想打些秋風。
他和李煙長確實有些交情,既然人家兒子找上門來了,那就請他們吃一頓飯,然後打發幾兩銀子了事,也算是對得起朋友了。
很快,八道菜像流水一般擺上了桌,李璟客氣了幾句,便和李珷大吃起來。
李珷像餓死鬼一樣,一筷子夾了四五塊牛肉塞進了嘴裏,來不及咀嚼,又夾一塊雞肉放進嘴裏。
李璟看到李珷狼吞虎咽的模樣,難免有些心酸,心想造反可以慢慢來,反正老子才十六歲,現在主要是讓家人頓頓吃上肉。
二人風卷殘雲般將八盤菜吃得幹淨,滿意的摸了摸肚皮,發現蔣石根本沒有動筷子,杯裏一杯酒也是滿的,
李璟尷尬的笑了笑,“讓世伯見笑了,要不再點兩個菜?”
蔣石神色有些古怪,擺了擺手道:“不用了,我不是很餓,待會叫掌櫃做兩個菜送到衙門去吃,兩位賢侄吃飽就好。”
吃完飯,撤了酒菜,換上了清茶。
蔣石問李璟二人道:“不知兩位賢侄找我有什麼事。”
李璟將今天早上發生的事說了,又說那二狗子與衙門裏的張班頭是兄弟,怕二狗子找張班頭對他們進行報複。
蔣石眉頭皺了起來,半晌之後說道:“張班頭?縣衙的快班班頭是王大受,而白衣庵一帶是孫班快的管轄範圍。這個張班頭我還從來沒聽說過,多半是孫班快手下的幫役。”
州縣的衙役編製在六十至一百二十人之間,根本無法管理清代人口龐大的縣城,因此會招募和僉派一些青壯充當幫役,協助衙役完成各項事宜。
幫役也叫白役,相當於現在朝廷請的編外臨時工,據相關資料記載,清朝一縣幫役最多時高達近萬人。
在古代給朝廷做臨時工是完全沒有工錢的,而且被劃為賤役,不允許考取功名,不過可以免除徭役,所以雖然有的縣有上萬的幫役,其實大多是有錢且無望功名的工商富戶,花錢買個名頭來除免徭役的方式,算是掛名,並不做事。
而真正給衙門做事的幫役,他們字都不認識,功名對他們來說都是浮雲,對他們來說撈錢、吃酒、玩女人才是王道。
幫役大都有自己撈錢的門道,比如上麵來了嚴打的欽差或禦史,他們會提前給賭場妓館通風報信,獲得相當可觀的報酬;又比如故意叫幾個地痞流氓去商館酒家鬧事,然後出麵趕走地痞流氓,收取保護費;協助衙役查案、催收錢糧時,也都可以撈到大量的好處。總之,當幫役就是為了借衙門這張虎皮謀得好處。
注:說明一下,有些史料上說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但《清史稿》誌四十二,湖北宜昌府,沒有提起改夷陵為彝陵。夷:指東部的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