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誕夏傳大統,玄鳥生商承天命。
禹賢湯明享清平,桀暴紂虐起刀兵。
莫道紅顏傾城國,媧皇一怒血成河。
忠臣良將沙場臥,仙道入世舞兵戈。
鷸蚌相爭漁人利,闡截操戈樂彌陀。
試看桫欏雙樹下:盡是榜上無名者!
三百諸神皆歸位,殺劫息卻萬物蘇。
元始弄權居玉虛,老子逍遙坐玄都。
孰料天命不長久,姬發挽弓射金烏。
欲知神佛興亡事,且讀西遊往生書。
話說封神一役後,天下已定,天上諸神歸位,三界複歸清平。
人間武王分封列國,共計七十二國。太公呂望被武王封於齊地,雖從此久處江湖之遠,不得再居廟堂之上,卻依然護著周朝氣數:世人盡知子牙有那闡教撐腰,故此姬氏天下固若金湯。
天界之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各司其職。那三清之中,截教滅教,上清靈寶天尊通天教主隱居三十三天外上清仙境,從此不問世事;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與其師弟玉清元始天尊道人同氣連枝,昊天上帝安居瑤池之中,大小事務皆要去玉清天上請元始天尊示下方可執行。老君則在太清天中參悟道法,等閑也不出來。
又有新參的東嶽泰山大齊仁聖大帝黃飛虎,本是商朝叛臣,棄商投周,不想未得成湯寸土便殞命澠池,卻被封為五嶽之首,且又加敕一道,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俱從東嶽勘對方許施行,更兼總管人間吉凶禍福,威勢無邊。
於是三界秩序井然,四海清平,六道輪回依舊。武王姬發文有周公旦、召公夷諸文臣,武有南宮適,武吉眾武將,其餘功臣親王,先前帝裔分列七十二國,秩序井然。正是君正臣賢,天下太平。
不覺冬去春至,夏盡秋來,早過了二年有餘,正是深秋時節。這一日,武王久靜思動,召集文武群臣,點起禦林軍馬三千,浩浩蕩蕩,出城圍獵。隻見那:
九扈聊清野,三驅比出畋。
紫雲華蓋上,玉鬥帝車前。
藻衛羅長薄,星槍落晚廛。
旗開龍對舞,驂合雁相聯。
魚貫圍中隊,風毛仗裏天。
寒熊批怒掌,饑鶻下蒼拳。
困獸開仁綱,良禽獻廟鮮。
賜庖飛騎促,勞飲釂烽傳。
曆覽黃圖迥,裴回翠帽旋。
邇臣將盛美,吉日繼王篇。
武王率眾一路遊獵,正值意氣風發處,忽地大笑,眾問其故,武王不答,長笑不已,隻顧策馬揚鞭向前,原來武王勇力冠絕天下,當年惜為薑尚所製,空有本事,不得使出。此時心中暗道:“昔年伐紂之時,有相父治軍,三軍無不踴躍向前,孤不過安坐中軍,正如坐井觀天。今日孤亦統帥軍馬,一呼皆應,方知治軍之樂。隻可惜今無殷紂矣!”
不覺早至鎬京郊外十裏處,武王一馬當先,正行間,忽見天上一鳥飛過,不鳳不雉,大不過烏鴉,遍體赤紅如火,盤繞武王頭上,哇哇大叫,狀甚得意。武王見它傲慢,不由好笑,便命左右取弓來。
早有武吉,南宮適二人,雖各自封侯,平日裏不離鎬京,隻在武王左右隨侍,當下見武王命取弓來,便去後麵禦車之中取了一張硬弓呈上。怎見得那弓好處?有詩為證:
憶昔夷羿挽長弓,從此不見十日同。封逐長蛇皆授首,河伯悔恨化青龍。月裏寒枝百磨就,曾助武乙射蒼穹。姬發不識真人相,一箭既出氣數終。
那弓不是凡品,乃是上古獵神後羿射十日之物,故名射日弓,其箭號曰震天,後傳至商朝,為武乙所得。武乙天生神力,卻狂妄無道,竟以此弓射天。其時血雨滿空,天下萬民無不驚恐。後紂王賜予陳唐關總兵李靖,李靖投周後將射日弓,震天箭獻與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