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宮宴(1 / 2)

大和二年,陽春三月,惠風和暢,暖意綿綿,透過木色窗欞縫隙照進來的午後陽光都柔和了許多,宮娥偶爾進出的腳步聲,燒茶倒水的聲音格外悅耳,正當景嚴宮的主人漫不經心的側臥在貴妃榻上享受這一切的時候,身邊大宮女清歡適時的出聲打斷。

“娘娘,未時三刻了,從咱們這到惠鸞殿還需些時候,您盡早梳妝的好”

聞聲,榻上的美人慵懶的伸了下腰身,攏了攏披帛,這才露出那張柔媚嬌美的臉蛋兒,水杏似的眼睛,清澈見底的眸子下還有一顆醒目的美人痣,薄薄的嘴唇即便是不加唇脂鮮豔的也想讓人咬一口,許是剛才小睡一會兒的緣故臉上泛著微醺顏色的紅暈,隻聽她淡淡的應聲。

“嗯,知道了,替我更衣吧”

惠鸞殿是何處?按照慣例每逢過節曆朝皇後總會在此處設宴,邀請後宮嬪妃前來相聚,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為顯示中宮威嚴讓妾室們安分守己而存在的地方。

八位轎夫穩穩當當的抬著戚榮語行走在卵石路上,清歡和另一名大宮女清桃傍在身側,她們身後又各跟了四名打雜宮女,微風緩緩吹動著帳簾,未幾,轎夫停下。

“昭儀娘娘見禮了,娘娘剛入宮下麵的奴才不識娘娘儀仗有失禮數,還望娘娘見諒”此人聲音幽幽傳來,讓戚榮語聽不真切,還是清歡提醒她“娘娘,這是商淑媛”。

“淑媛客氣了,進宮多日沒去和各位姐姐問好是我疏忽”戚榮語難得正色起來,但聲音還是懶懶柔柔的,“想必淑媛也是去惠鸞殿,正好一道”。

“娘娘說的是,我們一道還可做個伴兒”

有了這個插曲,等到惠鸞殿時,其他人已經到了大半,商淑媛跟在戚榮語身後一步遠進殿,遠遠的瞧見楊賢妃那身絳紫色袍子,嘴角不由得扯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一番見禮後,還是李皇後首先發話。

“今日叫各位姐妹來品賞本宮新得的這幾盆牡丹不是目的,更多地是為讓你們見見剛進宮的幾位眼生的妹妹,以免日後大家見了麵到不知道誰是誰了”,李皇後著了一身明黃朝服,由大宮女浮香伺候著端坐在主位,說話間示意浮香拿來了一盤或粉或紅的簪花,隻見浮香恭敬的將托盤舉過頭頂,口中念念有詞。

“妃嬪第一次正式拜見正宮皇後,需為皇後娘娘簪花以表敬意,還請各位主子先淨手”

戚榮語是知道這項規矩的,就算宮中的教導嬤嬤沒有跟她講清楚,但是對於自幼就被家族按妃子的禮儀氣質培養的戚榮語來說簪花算不上什麼難事。

此次秀女大選從民間和官宦家選出的女子統共一十八人,其中除以戚榮語冊的正二品昭儀為尊以外,還有白氏冊了正四品嬪位封號湘,馬氏江氏分別被封為正五品婕妤和正六品貴人,而有資格簪花的隻有這四人罷了,其他人就算想和皇後近距離接觸也沒那個資格。

李皇後是個不折不扣的賢後,至少在別人眼裏看來如此。故簪完花後訓誡了幾句便讓他們賞賞花聽聽戲去了,戚榮語坐著賞了會兒花喝了幾口香甜可口的茶水本以為氣氛會一直這麼靜謐下去,卻聽坐在她左手邊的楊賢妃語氣微妙的開口,“好些日子沒見著商淑媛了,聽說淑媛病了?也不知道這病好了沒有,本宮還擔心淑媛舊疾未愈吹了風又發作特地命人為你帶了一株上好的人參,這東西最是滋補不過了你拿去好好…”

“多謝賢妃娘娘,不過您還是自個兒留著吧,妾瞧著您臉色有些暗淡別是光給妾留好東西不舍得給自己補補”,楊賢妃話還沒說完,商淑媛順嘴接過話茬子,果然語畢後楊賢妃下意識的伸手撫了撫自己的臉,氣得咬牙切齒。

“你!你簡直不識好歹,本宮體諒你身子不好,你卻暗諷本宮!”

其他人聞言皆是低頭不做聲,不想被無故掃到台風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