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連雨在鄉下的外婆家生活過一段時間。一天外婆帶她趕集,找了一個算命攤子,要給連雨算命。
“算什麼啊?”
“算算運勢,看以後過得怎麼樣?”
算命先生簡單問了些信息,就拿出羅盤,調試了一會,指針正好指向外婆。算命先生意味深長地看著外婆。
外婆有些慌神:“和我有關?”
算命先生若有所思地說:“和你有關,也和你沒關。人的運勢,前世已定。今世無論做什麼,都隻是順勢而為,你大可不必太在意。”
“那她是什麼命啊?”
算命先生靜默無語,隻伸出三根手指頭。
外婆見狀,忙從兜裏又掏出三角錢,放在攤子上。
算命先生一邊熟練地用鎮紙把錢壓住,一邊搖頭說:“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這孩子30歲是個坎,30歲之前雲遮霧罩,30歲後就能撥雲見日,大富大貴!”
在鄉下,算命看相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兒,連雨隻覺得是件好玩的事兒,也一直沒有放心上。
沒想到,臨近三十了,連雨卻記掛起這事了,而且記憶越發深刻、執著,竟不自覺地巴望著這個算命先生說話算話,自己真能在30歲後時來運轉。
三十年的人生就這樣平淡無奇的過來了,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然後工作、結婚、生娃,按部就班。
她現在是江海省電視台城市頻道《第一時間》欄目的記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成功人士,即使是市井老百姓,也有能人異士,成為受關注的新聞人物。而自己卻一直是吃瓜群眾,而且是吃第一口瓜的人。再看看身邊的同學朋友,發財的、出國的、嫁得好的,都過得風生水起,就自己的生活死水一般,做5年記者了,還是一名普通記者。
以前也常常幻想,自己做的新聞在電視上播出了,一下子大火,自己也出人頭地了。可慢慢地發現,根本沒人關注自己,及時偶爾出鏡,也像石沉大海一般,激不起半點漣漪。
連雨慢慢接受了,這隻是一份普通工作的現實,雖然身邊也會有人一下子出名,但不會是她,因為她太普通了。像她一樣的記者,節目組就有四十多人,全頻道、全台、全國不知有多少。
今天是連雨的“三十大壽”。俗話說“三十而立”,連雨的挫敗感、絕望感更加強烈,對算命先生二十年多前的預言也更加希望能應驗,甚至有些神經兮兮了。
這不,在城市頻道的會議室裏,大家在討論待播新聞,已經到了她的作品了,而連雨還是一副想入非非的狀態,想著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她都三十了,也該轉轉運了。
頻道副總監何健,主管頻道所有節目製作,也是《第一時間》製作人。他看到連雨一副放空自我的狀態,就敲了敲桌子,提醒道:“連雨,到你的新聞了!在幹嘛呢?”
“連姐,你不會在打盹吧?”春曉是《第一時間》的主持人,和連雨不對付,但總是“連姐、連姐”叫的很親熱,其實連雨比她就大一個月而已,一聽她叫“連姐”,不由地全身起雞皮疙瘩。
“在選題會上,關於俏夕陽養老院的新聞不是被否了嗎?你怎麼還是去采訪了,看這內容,你都跟一個月了。”何健有些不高興。
連雨沒有理會春曉的打岔,對著何健道:“何總,當時你隻是建議不要拍,但我還是很感興趣,就跟舉報人聯係了,利用節假日拍的這條新聞,沒有耽誤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