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厲兵秣馬(1 / 1)

距離中秋節還有一周時間,此時各個廠家的月餅都已經上市。鷹天食品城也有好幾個品牌正在銷售。

劉青年稍一思索,讓王幹調出近兩年的月餅進銷存數據來,很快發現了一個特點:

去年比前年的銷量增長了近兩成,今年同期又比去年同期增長三成以上。產品單價逐年增長的幅度更加明顯些!

再進一步細看,存量大銷量好的都是鷹都市的品牌,銷售最好的是東山縣食品廠。

但前幾家的總體銷量及每年遞增量差距並不太大,都是一樣的量價齊升的狀態。

這種數據和劉青年王幹等人的感覺大體相似。

尚天雲也興趣大增。“按這種趨勢,月餅市場目前處於上升期啊!總量肯定還是要繼續增長!”

劉青年隨即決定:“利用中秋節,再深入考察分析一下。如果沒什麼問題,中秋節後,咱們正式開始籌備,爭取明年中秋節產品上市。”

整個中秋節期間,月餅市場毫無意外再次掀起一個新的銷售高點。

僅鷹天食品城店麵銷售總額便達到了三百多萬,而前後僅僅是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數據讓劉青年等人頗受刺激。

“這些月餅如果全部換成咱自己生產的產品,利潤數字可就太給力了!”大個兒李興奮不已,“月餅生產一定得上,就放到飲品廠內就行,場地、人員都足足的。”

此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尚天雲坐鎮鷹都市,劉青年和王幹大個兒李開始四處考察市場。

幾個人不隻把鷹都市周邊的月餅生產廠家挨個跑了一遍,還遠赴浙南鄂北等地的原材料基地及國內幾個大廠進行考察,對月餅生產市場行情了解得更加具體了些!

關於生產設備,場地,人員,資金等一應所需逐步都有了細致的計劃,月餅生產線建設開始進入實質性運作。

十月底,劉青年組織召開關於開發新產品的專題會。

雖然已經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但回憶起當年的事情,劉青年心中仍隱隱有些不暢。因此專題會上除了高層人員,劉青年還特意通知了當年一塊兒做過月餅銷售的老員工們全員出席。

劉青年說:“當年我們因為這個產品受盡煎熬,差點散夥!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感同身受。之所以讓大家今天都參加這個新品會,既是想共同回味一下過去,更是想聽聽大家的想法,從一開始便提個醒,也算是憶苦思甜了。”

眾人對月餅的事並沒感到意外,這幾年的銷售形勢眼見著上漲,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隻是都有些心有餘悸!。

老鄭第一個發言:“既然是憶苦思甜,我就先談一下咱們走過的路。從鷹天成立到現在,鷹天食品城除了在月餅上吃過一次虧,基本一路順風。但回頭看看,我們的每一步其實並不容易。不管下一步怎麼走,一定得珍惜眼前。

有句話叫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咱們可千萬不能幹那種事!”

小孟立刻表態:“我覺得沒啥。其實當初我們做得還是很好的,隻是最後出了問題。這次要做,一定得做成了。這叫從哪兒跌倒再從哪兒爬起來!”

丁三道:“對,沒啥說的!幹。”……

雖然有些猶豫,但一群人像當年一樣,並沒過多糾結便一致同意。這種基於多年積累起來的信任讓劉青年瞬間更增加了些責任感。

大個兒李是最後一個發言的,他斟詞酌句地說:“我還有個想法:咱鷹天如今今非昔比,咱們要做就照著最好的去做,從原材料,包裝,到生產設備……都要與鷹天的品牌相匹配,走品牌化之路。

當年,鷹天火腿腸曾提出要衝出豫州,衝向全國,這個口號咱們現在可以用起來,咱們鷹天目前還真有這個實力……”

一席話說得眾人都心情激動!

劉青年聽著眾人發言,心思更加清晰起來。食品廠當年的風光一去不在,但鷹天的牌子完全可以重新屹立!

他想起不知道誰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還有資本選擇,如果你還沒被生活縛住手腳,那一定要選你喜歡的那條路走,哪怕它看上去是最難走的。”

何況,眼下的這條路未必是最難走的。會議結束,月餅生產的事正式確定下來。

公司成立了新產品上市籌備領導小組。劉青年親自負責,尚天雲王幹大個兒李都參與其中。

尚天雲還依照時間倒推列出了計劃表來,第一項便是技術人員引進。由劉青年和尚天雲親自負責,前期幾個人在去浙南的考察中,已經有了初步的人選。

然後是設備考察和生產線建設,仍然交給了大個兒李和智勝天;銷售模式和招商籌備則由楊勇負責……

劉青年明確:除做好商業運營和純淨水正常生產,新品上市是全部工作的重心。

就這樣,鷹天公司自上而下,不聲不響卻又緊張快速地投入到新項目的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