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江一中籃球隊主教練陳道誌望著桌子上的一份報告,心裏起伏難平。報告的名字是《關於在鬆江市初級中學實施籃球聯賽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這份報告是他在一年前寫的。為了寫這份報告,他與鬆江市幾個著名的初中籃球教練一起花費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進行調研、撰寫而成的。
這份報告從鬆江市的群眾籃球基礎到場館建設、基礎訓練投入、教練員裁判員的培養等幾個方麵,詳細的闡述了在鬆江市開展初中籃球聯賽的可行性。
陳道誌年輕時是鬆江市籃球隊主力,那個時候國家重視體育運動,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已的籃球隊,後來因為受傷,陳道誌不再打籃球了,被分到鬆江市一中當了一名籃球教練,一幹就是幾十年。這幾十年來,他目睹了中國籃球的起起落落,深知中國籃球的症結所在,也深知自已的無能為力。
陳道誌今年已經五十八歲了,再過兩年就要退休了,幾十年來,做為一名教練,他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他為鬆江市一中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籃球運動員。但他也有遺憾,就是沒能在自已退休之前,與幾位致力於鬆江市籃球運動的教練一起,為鬆江市打造一個初中籃球聯賽。
年輕時,他在心裏有一個宏大的構想,在鬆江市逐級建立起籃球聯賽,逐級的為中國各級籃球隊伍培養人才。到了最近幾年,他才知道自已的想法有些太幼稚了,建立各級聯賽,是一個浩大的係統工程,根本不象他想像那樣簡單。發現這一問題後,他調整了思路,與幾個誌同道合的同誌,一起構建了一個初級中學籃球聯賽的設想。這個設想已經周折,幾番努力,最終才形成了今天的這份《報告》。
經過幾個老教練的努力,鬆江市教委、鬆江市體委終於同意了陳道誌等人的請求,把這份報告報到了主管文教的副市長的案頭。副市長也終於在百忙之中,答應抽出時間聽取兩部委的專題彙報。
專題的彙報,由《報告》的撰寫人陳道誌為主,時間定在上午十點半,因為副市長中午還有一個外事接待,所以彙報的時間僅有半個小時。陳道誌拿著筆修改《報告》,他要確保不遺漏一份有用的信息。
門外響起了敲讓聲,陳道誌放下了筆,抬頭說道:“請進。”門打開,杜山走了進來。
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杜山就要參加高考了。陳道誌很喜歡自已的這個弟子,做為一個籃球運動員,無論從技戰術水平還是身體素質,杜山都可以說是很優秀的,但是杜山始終沒能帶著鬆江一中籃球隊更上一層樓,這也是他無法成為超級球員的最大阻礙。
杜山進來衝著教練笑了笑。陳道誌也笑了,說道:“杜山啊,進來坐。”說無從身邊拿出了一瓶礦泉水遞給了杜山。
杜山接了過去,說道:“教練,您忙不忙,要是不忙,我有點事想跟您商量一下。”
陳道誌看了看表說道:“還有點時間,什麼事,你說吧。”
杜山打開了礦泉水喝了一口,說道:“教練,今年的北部決賽沒能贏球,我舉得挺對不起您的,這不馬上就要參加高考了嗎。最近有幾個大學球隊已給我發試訓函了,通知我去參加他們的試訓。”
陳道誌點了點頭說道:“哪幾支大學球隊啊?”杜山說道:“中南大學等幾個學校,但都不是我想去的。”
陳道誌想了想說道:“中南大學並不是CUBA中的強隊,但是學校還是不錯的。我們鬆江一中這次北部決賽沒能贏球,對你們這屆的高三球員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如果我們打進總決賽了,以你的水平,會有更好的球隊來邀你試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