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向右是南(大結局2)(1 / 1)

太陽即將落下,夕陽的暖光撒出一片金黃映到地上。通往小鎮的路上,一匹馬正朝小鎮走著,馬背上馱著一男一女,旁邊的美景讓女子感歎,遠山背後的夕陽映襯出山的輪廓,像是發光的龍脊,山前的小溪蜿蜒流淌看不到盡頭,小溪的前麵是一片稻田,幾個孩童正在稻田裏玩著捉迷藏的遊戲,稻田的旁邊是一個大水車,上麵站著兩個人,正用腳力讓水車轉動,水車發出“吱呀”的聲音,依稀可聞。

蘭陵縣,一個並不起眼的南方小縣,這裏是蕭紖的家鄉,承載著他兒時回憶的地方,走在鋪滿青石路的街道,腦海裏依稀殘存的童年畫麵又冒了出來。

“到了,這就是我家。”蕭紖跟芷萱停在一處宅院前,大門還是那個樣子,隻是多了些斑駁。

“比我想象中要大呢。”芷萱本以為是普通的農家宅院,卻比想象中的要大一些。

“是啊,當時這裏可是住了一大家子呢。”蕭紖說著拉著芷萱跨上台階,輕輕敲著大門。

“來了,誰呀。”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門裏傳來,不一會兒,門被打開了,是一個老者,他駝著背,眯著眼打量著二人,“你們是?”

“邙叔,我是蕭紖啊,我回來了。”

“蕭紖?”老者頓了一下,腦子裏仔細回憶著這個已經有些陌生的名字,“蕭紖,是小少爺。”

蕭紖與芷萱相視一笑,這個在蕭家人走後留下看家的老者,是蕭家從前的馬夫,他經常帶著兒時的蕭紖穿梭在街道和山林,帶給蕭紖一段快樂的時光。

院子裏還是他走時的那個模樣,輕撫著樹蔭下的石桌,那時母親總是會抱著他在這裏講故事。

“小少爺回來住多久?”

“這次來我就不走了。”

“不走了,小少爺不當將軍了嗎?”

“不當了,在這兒當個教書先生,邙叔覺得如何?”

“那很好啊,總比打打殺殺的好。”邙叔點點頭,當初他就是厭倦打仗才自願留下看家的,“你們聊,我要去給馬喂草料了。”說完,邙叔轉身離去。

“喜歡這裏嗎?”蕭紖問。

“喜歡啊,民風淳樸,景色宜人,真的很喜歡。”

“那以後我們就住這兒了,好不好?”蕭紖緊握住芷萱的手,直到現在,他看著芷萱仍還像做夢般。

“嗯。”芷萱羞澀的點頭,打量著這間院落,普通卻也溫馨,此刻身在市井,平淡卻也滿足,還有蕭紖陪她終老,她知足了。

願得一知己,白首不相離。

——

——

關於南朝的一些事。

南北朝,南齊(479年—502年),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僅23年,為蕭道成所建。

東昏侯蕭寶卷驕奢昏庸,殺死忠臣蕭懿,其弟蕭衍反,殺死蕭寶卷後立蕭寶融為皇帝,後蕭衍廢掉蕭寶融,建立梁朝,是為梁武帝,南齊滅亡。

關於建康,即南京。

關於潘玉奴,蕭寶卷的貴妃,得蕭寶卷專寵,裹腳的起源於潘玉奴(其中一說),南齊滅亡後自縊而死。

..

到此為止,本書已經正式結束了,這是故事的第二個結局,或許寫兩個結局會有人不明白,不過仁者見仁,我的初衷是想以一個美好的結果收尾,不讓任何人留有遺憾,至於大家更喜歡哪個,可以選擇哪個去看。

最後感謝大家看我的書,雖然人氣不高,雖然不知道都是誰在看,雖然很少有人評論過什麼,不過仍然感謝,還有收藏本書的人們,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