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 一 章 【 北 極 雄 風 2 】(1 / 2)

第 一 〇 一 章 【 北 極 雄 風 2 】

天州總理府內,剛剛與朝廷劃清界線的朱太子接到曹變蛟在失必爾一戰殲滅沙俄在西伯利亞的有生力量,光複嶺北,卻圖台吉在雅庫茨克又傳來進殲沙俄在遠東的軍事力量,朱太子召集手下眾文武商議如何治理寬廣的西伯利亞:“我軍光複大元故地嶺北,諸位文武說說該如何治理。”

大殿中的文武官員誰不知道太子殿下心中應該早有方案,太子是要等眾文武先說出不同方案在仔細斟琢,這是太子殿下的一貫作風:“啟稟太子殿下,臣下認為當效元朝設嶺北行省,每年向各部落征收皮毛稅收可也充實府庫。”新上任的戶部侍郎孫元化剛從上海調到天州,朱太子對治下各地的文武官員都進行了大輪換,上海由宋光蘭接任特區兩海巡撫,並派車臣為上海總兵駐軍五萬精兵。

朱太子一聽同門師兄這話都是向錢看齊,看來自己的管家是選對了,比盧象升更加勝任管府庫:“不錯,本太子決定將鄂江[鄂必河]全境劃歸安北行省。在小海設嶺北行省,管理整個西伯利亞,著兵部在小海城、雅州府[雅庫茨克]駐軍三萬騎。”

“鄭崇儉聽封,本太子命你為嶺北巡撫,首要任務穩定各部安定,以後會從中原移民填充平衡以加強控製。”朱太子剛剛設立的嶺北行省也隻有學學漢朝移民實邊,加強統治,在慢慢融合解散各部落是朱太子的最終政治目的。

兵部侍郎滿桂出奏道:“啟稟太子殿下,我大軍對沙俄一戰雖已光複嶺北,曹變蛟元帥大軍正在鄂江一帶與沙俄斯特羅甘諾夫家族展開冬季冷戰,待開春定會戰情加劇,還望太子增兵,準備迎戰沙俄的進攻。”

“隻要太子下令重開西部戰線,全麵進攻,攻下莫斯科。”“我認為還是派遣使臣議和為好。”朱太子不想將軍情拿到朝堂上來講,看看大殿中下的文武官員一片議論紛紛,都是軍事磚家,軍事觀察員,評論員各說己見滔滔不絕。

“咳咳咳”朱太子幹咳數聲麵對大殿中手下都成了趕街菜市場:“都肅靜,本太子宣布從今以後軍政分開議事,設軍閣議軍務。”朱太子早就想軍政分開議事,全權主導軍政事務,文官是不會打仗的,武將也是不會治國。

大殿中眾文武官員一聽太子要軍政分開議事,這還是古今從未有之,太子在地方上就是這樣推行的軍政分離製度,在成都、蘭州、河陽、天州都設置軍府管軍事,文官隻管治理好地方讓百姓安居樂業:“啟稟太子殿下,軍政分離,古往今來從未有之,臣下是怕欲速則不達。”工部侍郎宋應星很是擔心太子太過於心急,正所謂欲速則不達。

朱太子一聽宋應星的勸諫嚴詞很是不滿意自己提拔的人盡跟自己搞對立:“此事已經從地方上試點,如今各省軍府,軍政管理大為加強,本太子總理各省,也當隨波逐流,你們身為天下榜樣應當適從改革潮流,與時俱進,開創未來。”朱太子正在給自己手下灌輸先進管理方針。

戶部侍郎孫元化很是讚同太子的改革政策:“啟稟太子殿下,古往今來,凡事都有開頭,禮儀出自周公之手,如今太子殿下推行軍政分離,大大加強中央對地方控製,臣下請太子即刻推行改革。”孫元化的言外之意將朱太子比成周公一樣的聖賢。

兵部左右侍郎滿桂、秦良玉對太子殿下能將兵部從六部中分出來大為支持:“太子殿下對地方軍政分治,如今中央軍隊可謂是天下無敵,一統天下指日可待。”滿桂自從朝廷鬧出那一場奪權陰謀很是失望,太子年少有為,何曾有不臣之心,皇上卻這般猜疑太子。

聽著手下的馬屁拍得如此好朱太子很是滿意孫元化:“不錯,隻要本太子有一支虎狼雄師在,何愁天下不太平。”朱太子也是雄心萬丈,放眼天下,諸國林立,混戰不休,何曾天下太平過,就連成吉思汗也不過是縱橫亞歐,蒙古帝國隻是曇花一現,隨即被瓜分家產,如今已經是名存實亡。

秦良玉一介女流生居兵部侍郎高位,這是太子的政治調整:“啟稟太子殿下,臣認為中央治下幅員遼闊加強中央集權正是順應大勢所趨。”秦良玉對太子的年少魄力很是佩服,為大明開疆拓土,更是將治下管理得井井有條,看看齊集一殿的眾文武,大家可謂是布衣卿相,軍師是雲遊四方的道士,自己是一方土司,太子心胸寬闊,誌向遠大,就連朝廷

做出奪權之事,太子都與皇上保持不分庭抗禮。

兵部官員都表態讚同太子的軍政分離改革,各部已無意義,最主要是戶部侍郎孫元化是支持太子的軍政改革的:“既然各部都無異議,本太子就組建軍閣議軍事,還有各部有的權力也要做調整,具體本太子會公布出來。”朱太子是讓軍閣完全獨立出來,連工部管的軍器局都移到軍閣名下。

烏拉爾山大雪彌漫,嚴酷的西伯利亞寒冬讓兩支敵對大軍冷靜了下來,曹變蛟身裹厚重的熊皮大衣剛鑽出沙俄營建的城堡看著剛撒的尿都凝固成冰柱:“他娘的這地方不是人呆的,傳本帥令,把,把火燒大點。”在山西老家大同長大的曹變蛟,老家大同都沒這般天寒地凍,這都快凍了三個月還不見冰雪融化,看著白茫茫一片的雪原大地就悶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