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給朱太子聘請徐光啟袁崇煥為太子傅,還讓朝中大臣輪流給朱太子灌輸古典學問,朱太子跟滿朝文武泡在一起,古文:《四書》、〈五經》那可是能倒背如流,毛筆字也練得不錯,有幾分神似顏筋柳骨,會拍台子馬匹的大臣稱之為天體。袁崇煥打仗的本事到沒領會到。兩位太傅被朱政帶著天天往神機營、火器監跑。各種火器都再熟悉不過了,火器監的火槍火箭在朱太子親自指導下大大改進不少,產量也大大提高。朱政滿身火藥味回東宮,父皇母後知到後盡不準出宮[關禁閉],徐袁二人沒少挨板子,可兩人是個火器迷,跟火器監打得火熱。這可是朱太子帶壞的,袁崇煥不能在外帶兵打仗開始還稍有怨言,第一次到火器監後怨言被拋之腦後,徐光啟還帶著數十名西洋人來朝見太子,湯若望也在其中。
乾清宮內崇禎帝拿著陝西三邊總督楊鶴的奏疏勃然大怒:“楊鶴啊楊鶴,朕讓你剿賊,你倒好,流賊越剿越多,真是一幫廢物。”楊鶴對陝西三邊的流賊剿撫並用,哪知卻是治標不治本,流賊越剿越多,有的還流竄到山西,山西也在告急。
朱太子正陪著父皇批語奏疏,見父皇勃然大怒盡將奏疏仍在大殿中,朱太子一聽陝西流賊進入山西,看來是一發不可收拾了。朱太子可不想讓造反大王李自成將自己一家趕盡殺絕,但也不知父皇對陝西的態度,遼東還有大明精銳關寧鐵騎擋著,朱太子忙起身拾起奏疏一看果然是一發不可控製了:“父皇請息怒,兒臣認為流賊四起乃天災人禍所致,民以食為天,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遼東與陝西熟重熟輕。”
“自然是關外重,建酋自萬曆爺就反了。”崇禎沒想到兒子問他取舍輕重,遼東皇太極上次還攻進關來,自己就差點做了宋徽宗第二了,大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可是老祖宗對億萬子民的承諾。
崇禎重遼東輕關內流賊,被死對頭李自成逼死萬歲山。朱太子可不想悲劇重演,這些流賊在陝西混不下去了,流竄到全國各地攻城搶劫,無惡不作[大明小冰河時期 ,陝西一片大旱,十幾年不降甘露,是中國旱情最嚴種時期]:“大明京師自成祖遷都以來,曆代先皇恪守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京師懸於邊塞,一旦陝西流賊勢大必取中原北上京師,則大明江山威矣,遼東皇太極也不可等閑視之。”
崇禎被皇兒一番話幡然醒悟道:“幸皇兒提醒朕,否則大明江山危矣,皇兒可有平賊對策”
感情父皇上路了竟把我當軍師使,朱太子咳了一下道:“攘外必先安內,先定陝西三邊流賊,方能全力對付關外建酋。兒臣認為朝廷軍隊除遼東軍算得上精銳,其餘地方兵馬都是一群烏合之眾,京營人馬戰鬥力特差,冒響層出不窮,如皇太極再入關,不知孫大人能否像袁太傅急時趕來勤王,兒臣真想親自上陣殺賊,為父皇將王家胤、高迎祥、皇太極等賊首獻給父皇。兒臣懇請父皇組建新軍,保衛大明江山,讓四海臣服。”
崇禎帝臉色起伏變化,先是一怒,後是一驚,再就是愁眉苦臉道:“好一句攘外必先安內,組建新軍固然是好,隻是眼下朝庭國庫空虛,無力組建新軍。”
朱太子見父皇是為錢發愁,心中早有主意道:“朝庭沒錢,內務府不是還有一千多萬兩白銀嗎?父皇真是守財奴。”
崇禎帝見皇兒盡打起內務府主意,一臉不愉道:“徐光啟、袁崇煥是怎麼教你的,居然讓朕動用內務府庫銀,好小子是不是你那位好師傅派你來的,這個袁蠻子才歇息幾年就耐不住性子了。”
大明朝要錢沒錢,土地稅收大多都在封王手中,福王最有錢,朝廷又不能收稅,大明自太祖以來的封王龍子龍孫那可是多如牛毛,這幫皇親占著各省大部分土地不說,還屬特權階級--免稅。朱太子見父皇扯到袁崇煥身上暗叫不妙道:“父皇此言差矣,父皇可知成祖爺為何設內務府,成祖爺這是高瞻遠矚,是為了朝庭在青黃不接時派上用場,眼下朝庭得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