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 輪 回 】(2 / 3)

見皇帝有國事要走,床上美女皇後輕聲道:“請皇上為皇兒賜名”

崇禎帝見皇兒還在大哭,笑著打趣道:“今個兒朕的事沒辦完,你娘倆還真不讓朕走啊,朕自登基以來一掃天下陰霾,天下一片升平[這位新皇帝太高估自己]按祖宗家譜就叫慈烺。”崇禎帝沒想到自己給皇兒起名盡被西方和北方草原上各國君主給叫走了音,這就是令東西方各國帝王聞風喪膽的----豬吃狼

“臣妾代皇兒謝皇上賜名”

崇禎帝捏著小朱皇子的小鼻子道:“這皇兒,朕賜了名就不哭。” 說完帶著王承恩等幾個太監大步流星走出坤寧宮

皇長子出世整個皇宮都興奮起來,外臣消息也靈通,皇後生了皇長子按大明貫例;立長不立幼,連萬曆帝都不能更改,得寫封奏疏好好恭賀皇上,群臣正加班加點趕寫賀表。

王承恩在前走兩個小太監從內閣抬了一口大箱子進來。崇禎還以為是地方貢品看著木箱道:“承恩,箱中是何物。”

王承恩躬身回道“回皇上,這些都是在京官員寫的賀表。”

崇禎帝看著大堆各地上的奏則尚未批完,各省都是報憂不報喜,一見百官上的賀表怒道:“這群沒用的飯桶,平日讓他們出出良策,一個個都不知所言,真是沒事給朕找事做,真閑朕不夠累啊?”

“皇上息怒,其實臣子們也是一片忠心。”王承恩低頭小聲應著,新皇帝勤於國事,這才登基數月,每晚批虞奏疏都是自己陪著,真替皇上擔心龍體,不當家不知鹽米貴,新皇帝自從鏟除魏忠賢閹黨後不得不麵對最重要的財政問題。

“承恩給朕看看吧,挑一些特別的念給朕聽聽就行了。”崇禎帝看著一份奏疏是遼東要軍響,寧遠軍隊已經嘩變,一份是三邊總督楊鶴的奏疏;陝西大旱,流賊四起,占山為王,裹挾百姓,陝西賊患日增:“承恩,宣戶部尚書王永光來見朕。”

“皇上有旨,宣戶部尚書王永光覲見。”漆黑的深夜不時傳來雞鳴狗叫聲,王承恩帶著四名小太監宣讀皇帝的旨意出宮直奔王永光府邸,王承恩帶著王永光風塵仆仆趕回宮,剛到乾清宮外通報道:“啟稟皇上,戶部尚書王永光等候召見。”“臣,戶部尚書王永光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帝拿起遼東將領所上的奏疏問道:“王愛卿平身,朕深夜相招愛卿,不知遼東響銀為何遲遲未發。”

王永光在進宮路上就在想皇上深夜召見自己定是為糧響之事,可國庫裏能拿出多少他心知肚明,見皇上問起遼響嚇得雙腿一軟伏跪在地麵有難言道:“皇上有所不知,如今國庫裏響銀不到兩百萬兩,官員俸祿,宮庭每月都要開支,京營每月響銀也不能少,遼東糧響隻能等今年各地稅收上來再一並補發。”

王尚書說完大氣都不敢出,聽完戶部尚書的彙報,崇禎帝才知到當家方知鹽米貴,大明帝國居然國庫空虛,[大哥天啟帝朱由校學得一手鬼斧神工的木匠活,很少過問朝政,家底都讓魏忠賢給敗光了]遼東糧響不能拖,遼東諸將趙率教、祖大壽等連名上疏:如糧響再不下發,軍隊可能會嘩變,其實寧遠早就軍隊嘩變了。崇禎帝決不會坐視讓遼東大亂,可眼下國庫空虛錢從何來。崇禎帝沉悶半天道:“承恩,帶人去查內務府還有多少存銀。”

王尚書一聽讓王承恩查內務府存銀,心想內務府可是個鐵公雞從來都是隻進不出,大明自成祖以來還沒有那一個皇帝會自掏腰包。萬歲不愧是大明中興之主,大明的希望,隻要不向國庫要錢就行。

崇禎帝見王尚書跪了半天腿也應該麻了有些不忍道:“王愛卿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