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來世緣(三)被人類傷害過的動物都來天庭告狀
玉皇大帝好像還有許多話要說,包拯一看玉帝是有些醉了,就對各位仙人說:“今日因為有新入仙班的兩位駕到,玉帝盛宴招待,為二位接風洗塵,二位累了一天也該到府邸休息,大家都各自修行去吧。”
歐陽健和夏雨荷拜別玉皇大帝,謝過包拯,由一個天兵之路,在一片祥雲之上,隻見那個天兵用手裏的兵器一點,一座豪華的亭台樓閣顯現在眼前。左右兩個衣著得體的仙女打開府門,迎接二位新主人入住歇息。
其實玉帝並沒有真罪,各位仙人散去之後,立刻下旨招包拯前去商議人間大氣汙染之事。
包拯把各位仙人的花名冊翻出來,一個個推薦給玉帝思考。先提到了大禹,因為他當年為天下黎民百姓治水,疏通河道,立下汗馬功勞。但是玉帝說不合適,因為治水和治理大氣不是一個道理。
接下來又推薦了張衡,玉帝也說不合適。地理方法和大氣汙染也不是一樣的道理。地理是天造的,需要讓人類去悟出其中的道理,張衡的悟性是好,但是大氣汙染是人類自己作孽做出來的,是要懂得改過自新的,不行,張衡不合適,否決。
包拯還推薦了科學家祖衝之,地質學家李四光,氣象學家竺可楨,建築學家梁思成,玉帝一一否決。都說不合適。理由是環境變了,道理就講不通了。
包拯還推薦了雷鋒,玉帝說他做好事還行,但是文化水平不高,做研究肯定不行。
這可難壞了包拯,畢竟他是偵破能手,於是想到了歐陽健。玉帝思考片刻之後點頭應允,理由是歐陽健生活在當代,一定熟知現在的人類都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和手段把大氣汙染的,因為他有實地生活的經驗,所以派他去最合適。而且他就是屬於研發性人才。鑽研起來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更何況他有個賢惠的助手夏雨荷,兩個人珠聯璧合,一定能勝此重任。
終於找到了合適的人選。於是讓包拯即刻擬旨,讓他們夫妻歇息幾日後重返人間去治理大氣汙染。
歐陽健肩負重任,苦思冥想。夫妻二人在天台圖書館閱讀大量曆史書籍,參考許多成功人士治理的經驗,經過認真的研究,參考玉帝的提示,初步製定出一套治理方案,上交玉帝待查。
歐陽健打算從以下四個方便入手:就是人類的吃、穿、住、行。
吃的方麵,首先要從保護水源保護土壤開始。治理水源汙染,保護土壤鈣化。水和土永遠是根基。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保障。提倡人類多用農家肥,盡量少用化肥。
穿的方麵,首先要提倡人們使用純棉製品的衣料來保暖,禁止盜獵動物的毛皮,減少對動物的傷害,盡量不去破壞生態平衡。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住的方麵,合理利用土地,不要盲目去把耕地變成開發商掙錢的基地,不要盲目建造高樓大廈,加重地球的負擔。
行的方麵,要限製對使用燃油的交通工具的生產,減少汽車尾氣排放,保證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