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碌不為(1 / 2)

謂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

楊碌,十二歲,單親家庭,居住在貴州某縣城裏,從小跟外公外婆住在二舅舅的房子裏,剛認可了自己有個父親這個事實,父母在他六歲時離婚,法官判孩子歸兩方共同撫養,但一人六年,女方小學六年,男方初中高中六年。

剛小學畢業並且考全校倒數第三的楊碌被父親楊書鵬接到自己身邊,貌似在楊碌的意識裏父子倆第一天正式的接觸就會爆發一場戰爭。

早上十點,楊書鵬打了個電話給六年來從未溝通過的前妻譚敏。通話內容為一段亂罵並且責怪“孩子六年來的基礎在譚敏的教育下毀了,連小學都考全校倒數的人將來能有什麼出路?孩子不要了,讓他一直跟著你吧,什麼樣的媽什麼樣的種”譚敏臉上的表情由羞愧到憤怒,心裏想著自己離婚以後,原來上班的水泥廠由於老板賭錢跑路廠子倒閉,無奈跟隨那年的潮流“撒廣”,去廣東打工,孩子給外公外婆撫養,每月拿著寥寥無幾的工資還給孩子寄去一大半當生活費和補課費,從一年級就在班主任那裏補課,每學期的成績都挺好的,怎麼會畢業考試考得那麼差。於是便叫道“楊碌,你給老子滾過來,你的畢業考試是怎麼考的,老子每年辛辛苦苦往家裏給你寄那麼多錢你是怎麼考的全校倒數第三”?楊碌麵紅耳赤,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他還沉浸在媽媽昨天回來的喜悅裏,與同學在外麵玩耍完後,回家爬樓,剛到家門口遇上兩年沒見的媽媽正好在敲門,本來就內向平時連接電話都不願和媽媽講兩句話的楊碌居然衝了上去,一瘦弱與一瘦小的身軀在外婆家門口擁抱起來,媽媽俯身抱住孩子哈哈哈,孩子把臉捂在媽媽懷裏使勁的憋住眼淚,孩子不願鬆手,怕鬆手媽媽就沒了,更怕分開後不知道和眼前的媽媽說點什麼。

外婆在關鍵時刻恰巧打開了房門,楊碌在聽見外婆的腳步時已經預算好了和媽媽分開的時間,開門後直接往裏衝,外婆很遺憾的沒有看到母子兩相擁的畫麵,當打開房門看見站著的是自己兩年沒見的大姑娘,也許那個笑容是外婆那段時間最開心的時刻,“咦,敏兒回來了,你怎麼回來的,啥時候回來的,你怎麼沒有說你要回來,快點進來快點”,“咦,楊碌你這個娃兒,你家媽回來了你不幫她接東西你往裏麵跑乃跑”。大姑娘也笑著隻來得及喊了一句“媽”就被外婆打斷了話,“楊碌,快點給你家外公講你家媽回來了,喊他來提東西”。話都沒說完東西已經被兩人提進了門。

母子相見母女相見區別不大,大人懂得控製情緒而已,心情與喜悅一樣,或許在六十歲的外婆心裏更為澎湃。然後楊碌並沒有像一般孩子一樣去與媽媽溝通,問東問西,粘著母親,僅僅是悄悄的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偷瞄媽媽而已。血肉相融也許隻表現在樓梯那沒開的房門前。但那一刻楊碌心裏的想法有很多,與表麵區別相反,“媽媽終於回來了,媽媽還會走嗎?媽媽好像沒原來好看了,媽媽會像以前一樣帶我去吃烤的豆腐皮嗎?媽媽會在我放學以後去接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