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當小學男同學開始給班花寫情書的時候,我卻從班花的奶奶那裏知道,班花一個月才洗一次澡,平時洗臉隻洗露在外麵的地方……
所以,當一群小屁孩趨之若鷺的時候,我就在學校圖書館裏麵看世界通史了,所以我比一般的小孩要聰明很多。
抱歉,剛才說錯了,不是趨之若鷺,是趨之若鶩,沒辦法,我讀書少。
有的時候,知道的越多,就會覺得,未知的東西越多。
所以我一直覺得,我讀的書太少,不知道的東西有很多。
“狗子,吃飯了!”爺爺的聲音從外麵傳了過來。
“來了。”我拉長了臉,哪怕知道爺爺已經習慣這個稱呼,但是我還是很不適應啊。
狗子狗子,多難聽啊,還不如蒸菜、春花呢。
“爺爺,做的什麼飯?”我剛從房間出來,就聞到了一股熟悉的腥味。
果然,飯桌上麵,一個盆子倒扣在桌麵上。
見到我後,爺爺就把盆子給揭開了,露出裏麵已經燒成奶白色的湯。
鯽魚、王八、螃蟹,沒準還有各種各樣的中藥什麼的。
爺爺認為我從小身體弱,需要補身體,就想方設法弄好東西給我吃。
村子後麵有條河,爺爺每天都會在河裏下網,基本上都能撈到東西,這些東西回頭就會被做成湯,給我補身體。
當然,我可不認為我自己身體弱,我現在一米七五的身高,一百二十多點的體重,多勻稱的身體啊,怎麼會弱呢?
我曾經抗議過幾次,隻不過沒用,爺爺壓根不理會我的抗議,每天還是熟悉的湯,熟悉的味道。
給自己和爺爺分別盛了碗湯,又弄了兩碗米飯,我端著自己的一份,坐在一邊吃了起來。
爺爺的手藝雖然稱不上好,但是吃了這麼多年,口味已經養出來了,鹹甜正好,我都習慣了。
吃完之後,我把鍋碗瓢盆放到廚房裏,洗幹淨後,就回到了院子裏。
這些年,爺爺一直照顧我上學,也沒有外出打工什麼的,家裏雖然沒有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但也過得緊巴巴的。
就像是院子,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流行的大瓦房。
還好的一點是,國家推行了九年製義務教育,所以小學、初中我並沒有花太多錢,也就這三年在縣裏讀高中,花的錢多了。
與小時候拍的照片相比,爺爺已經有些老了,身材有些佝僂,頭也掉的差不多了,臉上的皺紋也更深了。
畢竟,十幾年已經過去了。
美美的吸了一口煙,爺爺躺在躺椅上,躺椅吱呀吱呀的響著。
“爺爺,跟你商量個事兒。”爺爺心情看起來很好,所以我就湊到了一邊。
“啥事?”爺爺斜著眼瞥了我一眼,渾濁的老眼裏,透著一抹慈祥。
“我想出去打兩個月工。”我想了一下,還是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掙點錢,秋裏上學要用。”
爺爺臉上本有些不樂意,隻不過聽完我的話後,渾濁的老眼裏閃過一絲奪人的精光,原本躺在躺椅上的身子,也逐漸的坐直了。
“考的很好?”爺爺笑了,露出兩排大黃牙。
“應該不會太差。”我撓了撓頭,分數沒出來,也沒敢給出太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