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石之記第九章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1 / 1)

“好,我們去喝酒去,今夜開懷暢飲不醉不歸!”傅玉樓連聲說道:“我早已饑腸轆轆,幾個兄弟也多日未曾相聚,今晚一定喝個痛快!”

陳彥欽領著眾人來到大殿,早有仙女把山珍海味,瓊漿玉液安排妥當,分賓主而坐,彥欽曰:“為增添今夜之氛圍,以祝酒幸,我們也來個曲水流觴,酒杯到誰麵前,誰就飲酒一杯,喝酒以後,倘若是男的就吟詩一首,倘若是女的就歌舞一曲,不知意下如何?”眾人齊口稱讚。

:“可是這裏哪有彎彎流水呢?”彥欽微微一笑,手在空中一揮舞,眾人麵前居然真的出現一條蜿蜒起伏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招搖。

“曲水流觴”是上巳節中派生出來的一種習俗。那時,人們在舉行祓楔儀式後,大家坐在水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麵前,誰即取飲,彼此相樂,故稱為“曲水流觴”。

觴係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為木製,小而體輕,底部有托,可浮於水中。也有陶製的,兩邊有耳,又稱“羽觴”,因其比木杯重,玩時則放在荷葉上,使其浮水而行。這種遊戲,自古有之。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晉代有名的大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偕親朋謝安、孫綽等42人,在蘭亭修禊後,舉行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活動,引為千古佳話。這一儒風雅俗,一直留傳至今。在這次遊戲中,有十一人各成詩兩篇,十五人各成詩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詩,各罰酒三觥。王羲之將大家的詩集起來,用蠶繭紙,鼠須筆揮毫作序,乘興而書,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為“書聖”。我對王羲之很是敬佩,每天練習蘭亭序筆耕不輟,所以此章節就著重講出來!

有仙女將早早盛滿酒的木質羽觴,放入水中,酒杯順流而下,到達落雁麵前竟然神奇般駐足,落雁取過羽觴,以袖掩麵,一飲而盡,然後站起身來揮出長袖,竟乘風而起,翩翩起舞。

:“妾身歌舞的是《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曲又稱霓裳羽衣舞。”聲音從空中而來,嫋嫋不絕。

有詩雲:“天闕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真的是樂調優美,構思精妙,歌聲婉轉,舞姿飄逸,如聞天籟之音,又見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其詞精妙,其律動人。

宮商角徵羽,餘夢令合道:“素女結念飛天行,白玉參差鳳凰聲,天仙借女雙翅猛。陳彥欽歎到:“輕盈舞殿三千女,縹緲飛天十二台.定有仙人來種玉,藍田歸計少徘徘徊.”

落雁一曲完畢,施禮落座,眾人還沉浸在曲子中不能自拔。忽然感覺大殿忽然一靜,才從中醒來,皆大聲喝彩。

傅玉樓提議:“感情淺舔一舔,感情深一口悶。我們兄弟彼此情投意合,連幹三杯如何?”其他三人連聲符合,三杯過後盡開顏!

餘夢令說道:“我們好久沒有玩過飛花令,今日如此高興,我們來個如何?”

以“飛花令”為代表的飲酒行令,其實是中國人在飲酒時的一種特有的助興遊戲。飛花令屬雅令,比較高雅,沒有詩詞基礎的人根本玩不轉它,所以這種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們喜愛的文字遊戲,就連名字也來源於詩詞之中。因唐代詩人韓翃的名詩《寒食》中有“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句,故名“飛花令”。

餘夢令:“我們今晚就簡單點,飛花令隻要帶有春字,不管是古詩,絕句,詞都可以,從我開始到沉魚結束,每人每輪必須在十息之內答出,答不出來者罰酒一杯。”

餘夢令張口就來:“二月春風似剪刀”;閉月接到:“春眠不覺曉”;陳彥欽接到“春花秋月何時了”;羞花接到“春風又綠江南岸”,傅玉樓色色說道:“春宵一刻值千金”;落雁白了他一眼接到:“城春草木深”;李春雪接到:“俏也不爭春”;沉魚接到:“春風又綠江南岸”。

餘夢令暗暗點頭,說道“春眠不覺曉”,閉月接到“春色滿園關不住”,彥欽接到“過春風十裏”,羞花接道“等閑識得東風麵”,輪到傅玉樓抓耳撓腮半天不說話,餘夢令說:“傅兄,該你罰酒一杯了”,傅玉樓毫不猶疑,一飲而盡。

傅玉樓壞壞說道:“我也打個謎語,說有個東西有時候在你身上有時候不在你身上,你沒有我有,是什麼東西”,四個女子麵麵相覷,不知所雲何物,餘夢令三人哄堂大笑。四人再飲三杯,均有醉意,彥欽喃喃道:“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48715/48470192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