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紀墨側身歪躺在床上,一雙大眼睛直直的看著枯木與茅草搭建的屋頂。身上的麻布衣隨著身體翻動也露出了些許小洞,隱約的可以看見粗布衣下遮掩不住的青紫色。
“媽了個巴子,這幾個小兔崽子!遲早有一天弄死他們”!想著想著紀墨似想起了那和藹可親的父母,雙眼有點濕潤。
紀墨的爹娘是滄瀾宗“有名的內門弟子,差一點就可以步入真傳弟子的存在,卻因在執行一次剿滅魔道賊子的任務中被賊人算計而雙雙隕落,連屍骨都不曾尋回。”
於是年僅六歲的紀墨便成了“孤兒”!
滄瀾宗為了彌補紀墨,將紀墨劃分為外門弟子,希望有朝一日紀墨可以進入內門,像其父母一樣為宗內効力。
“年幼的紀墨自然成了門內眾人眼中的一塊肉。”
“其雙親所遺留下來的洞府以及大量的靈石法器都被門內的幾位長老悉數瓜分”,還美名其約的說:“紀墨,因汝年幼,汝父母皆亡命於魔道賊人手中。但吾等依記昔日同門情義,替汝代為保管這些財務,等汝道行達到築基期,自會歸還,汝可知曉!”
紀墨永遠也忘不了那幾位長老“高高在上的模樣,也暗暗發誓終有一天要找回爹娘的屍骨以及失去的一切!”
滄瀾宗是整個趙國修仙界“最大的宗門之一”,地處於趙國最南部,坐落於無盡的蒼茫山脈中,三麵靠山,一麵靠湖,環境優美。在無盡的蒼茫山脈中有著大大小小數百個修真門派,滄瀾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滄瀾宗內弟子足有上萬,又被劃分為記名,外門,內門,真傳之列。記名又稱之為雜役弟子。外門大多數都是像紀墨一樣的“修二代”,隻有步入了內門真傳之列才會真正的受到“宗門內的支持和庇護”!
修真之道亦有天賦一說,仙凡有別,凡人出生後都屬於後天,想要修仙,必須要將後天所產生的濁氣盡數轉為先天真氣,以先天之體才能修煉仙家功法。
“這是一道坎,能跨過去就是修士,跨不過去就是凡人”!
修真之人皆有天賦靈根,大多數人都是雜靈根,紀墨亦是如此,靈根又分五行,金,木,水,土,火,也有異靈根如,風,雷,冰之類,當今修真界皆以單靈根為最佳,稱之為天靈根,雙靈根為次。
“而紀墨就是五行靈根俱全的廢材!”
修真界公認的啥都可以修,啥都休不成的廢材,雖然五行功法,法術都可以修練,但是卻練不出啥成就,基本上就等於無法修煉,就算用各種丹藥靈物輔助修煉,也隻能一輩子在低等境界徘徊,在這樣的情況下是沒有哪個門派會把“珍貴的資源浪費在一個廢材身上!”
要不是因為紀墨父母的原因,紀墨早就被趕出宗門任由他自身自滅了。盡管如此紀墨的處境也不是很好,因為他隻是個“沒爹沒娘的孩子,所以隻能領了記名弟子的任務,清理門派垃圾,一個月2塊下品靈石”。
紀墨除了每日“完成門派任務,就是打坐修煉,每天長達八個時辰的打坐,沒有娛樂,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是個正常的人都應該傻了,可是紀墨沒有。”
“三年時間,和紀墨同等年紀的同門師兄師弟們早已完成了後天之體的蛻變,邁進了修真的大門,有幾位資質出眾的都已到達練氣四層中期了”。
不是紀墨“不夠努力,恰恰相反,紀墨的努力在低階弟子中已經首屈一指了,別人將功法練一遍,他就練三遍”,別人運功打坐一個時辰他就打坐八個時辰,可是這樣的辛苦付出,收到的回報卻少的可憐,紀墨的心中充滿了挫敗感。
修真一共分為八個境界,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離合,渡劫,大乘。
每個階段又分為十層,一到三層為前期,三到六層為中期,六到九層為後期,十層則為大圓滿。隻要突破大圓滿的瓶頸就可以進階,踏入下一個境界。
雖然說大道難求,不過也是由淺入深。比如說後天之體的蛻變,資質好的“幾個月就可以完成,資質差的也不過二三年,由此可見紀墨資質之廢材”!
“寒來暑往,十年寒暑過去了”!
紀墨的修煉也不曾懈怠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付出的精力與汗水比別人多得多。可即便是如此,還是被同齡人遠遠的拋在後麵了。
就像最近衝關,紀墨總感覺自己身體的濁氣已經之剩最後一點了,距離先天之體,練氣一層隻差臨門一腳了。可就是這“些微的差距,任憑紀墨如何努力,也無法邁過去”!
這天紀墨打坐修煉完之後,先來了滄瀾宗的練器殿,這裏是專門供門內低階弟子打造法器之處,每天會有很多的廢氣礦石以及廢渣等。
紀墨的任務就是把這些廢棄之物收走,相比起以前喂養妖獸,看守靈草園的任務,這個就差太多了因為“路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