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陳傳得救,六耳入魔(2 / 3)

話剛落,左手一揮,正中央出現一鏡花水月,而浮現在鏡花水月之中的人竟然是佛教的“金翅大鵬王”。

“這,這不是佛教如來座下護法大鵬明王嗎,他怎麼選擇這個時候轉世投胎了?”眾人看著又是一驚,實在是想不透這佛教的大鵬明王為何如此,竟然放著堂堂的佛門護法不做,舍其一身皮囊,重入六道輪回,換做是別人也不可能做出這傻瓜之舉啊。

青蓮微笑著,對著徒弟們又講到:“如來早前雖然因天數而涅槃轉世,但依舊智珠在握,臨走前也敢布下一手。這大鵬明王將托世宋朝,成為宋朝的一大福將,力挽狂瀾,庇佑大宋江山,這佛教也能夠借此機會入主宋庭,比之前燃燈的一手妙過百倍,更令人防不勝防,誰能夠想到如來會派人直接滲入呢?”

沒想到啊,實在沒想到不知不覺間這玄都和如來這兩人竟然秘密的做了這麼多事,簡直是神不知鬼不覺!

要不是今天有青蓮的一番提點,以後肯定要吃這兩人的一頓苦頭不可。

底下的徒弟們一個個陷入了深思,顯然青蓮告訴他們的事實令這些人有了很大的觸動。

沒有太上老君,玄都也能按部就班的將人教一步一步的帶向頂峰;身處危機,自顧不暇,釋迦牟尼卻依舊深謀遠慮,未雨綢繆。這兩人的所作所為無一不是當世之高手,放之天下也少有人能及。捫心自問,蓬萊的弟子們若是沒有逍遙鴻玄青蓮這些人的多次提點,還真是跟不上人家的腳步啊!

這一番深思熟慮,倒也讓所有人慢慢的開動起了腦筋。

如果說之前天道的逼迫讓蓬萊的弟子們成熟起來,有擔當的話,那麼現在青蓮的隱晦教誨令他們開始學會如何獨立思考了。

“總有一天,老師也會離開你們的身邊,到時候你們又該如何自立?蓬萊的道統又如何能夠順利的傳承下去呢?”青蓮突然間爆出這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卻又不加解釋,直接離開了蓬萊,留下了滿地錯愕的一堆人。

靈山腳下!

昔日祥和萬丈,人潮洶湧的西天世俗仙境如今也變得死寂沉沉,渺無人煙,憑空留下的一堆又一堆泛著灰塵的佛像雕塑令人虛歎不已。

魔教勢大,竟讓佛門躲在極樂世界不敢越雷池於一步,這樣的事實放在以前不吝於天方夜譚,可如今卻實打實的出現了。

要說魔教現在也沒拿靈山如何,更沒有進駐靈山,但佛門卻不敢要回靈山,重回故土,隻怕那魔教再度來犯,再度受傷,如此這魔教的聲勢便可見一二了。

青蓮從蓬萊直接降臨靈山之腳,卻是來尋找那早已被許多人忘記了,曾經跟孫悟空等西遊隊伍名揚天下的陳傳、六耳兩人。

受到天道的迫害,這六耳一直被困在靈山之上昏迷不醒,尤其是其一度轉化為混世魔猿,走火入魔,心智失控,更讓他嚴重受創。所幸陳傳在旁一直細心照料,更立下誓言,六耳不醒,誓不離山,這倒也沒讓情況繼續惡化下去,不過卻是拖住了蓬萊的兩大能手。青蓮此來,乃是趁著天道在外未歸之際,幫助二人脫困的。

“弟子陳傳恭迎祖師青蓮降臨!”

見著漫天碧綠青光,更有祥瑞頻現,陳傳福至心來,對著東麵一陣叩拜,虔誠不已。

“爾是陳傳?抑或申公豹?”青蓮饒有興致的問道。這昔日封神大劫中風頭盡出的申公豹,之前西遊之行中建功立業的陳傳,如今又該是何等麵貌。

“既非陳傳,更非申公豹。洗盡鉛華呈素姿,求學問道一修士。”陳傳答道。

“好!好!好!”青蓮雙手連拍三掌,對於陳傳能夠如此明了本心而感到欣慰,又繼續試探道:“既已明了,回歸真如,可願隨我回歸蓬萊?”

陳傳叩首拜道:“師叔不醒,誓不離山!”言辭之中斬釘截鐵,不容置疑,昔日所立誓言曆曆在目。

“一飲一啄莫非天定,六耳劫數已滿,機緣將至,你可隨我離去,待他圓滿之日,自會歸山。”青蓮說著說著,見陳傳麵有遲疑,似有不願,他驚訝的問道:“陳傳,你待如何?”

“請青蓮祖師恕罪,弟子不才,願長駐人間,傳揚金丹大道,助凡人成就神仙之道,逍遙於世。”陳傳壯起膽子,一口氣吐露自己的心聲。

如今的他,在西遊之中聞得了大道真解,創出金丹之學,可助凡人成就真仙之夢。不像其他教派,唯有身具仙根,天資聰穎才有可能修道成仙。雖說世上也有佛門之學,無論愚蠢聰慧,隻念阿彌陀佛,靠虜獲眾生信仰便能夠衍生出一係列大神通,但他的金丹之學,比起佛門這一有失偏頗,急功近利的旁門左道更有成效。

陳傳之願,就在於能夠將自己的金丹之學發揚光大,開宗立派,做那一代道學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