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火燒琵琶(2 / 2)

浩然審視紂王,心中暗想,若無妲己迷惑,不,若這該死的昏君當初不在黎山題詩褻神,當是才貌皆備的美男子。

紂王三十出頭,正當壯年,目如朗星,濃眉似劍,鼻梁高挺,唇寬厚而神清朗,英姿勃勃,看那身形,卻是比浩然還高了半頭。英俊中帶了一股帝王的神采,隻令人不自覺地想臣服於身前。

再看那狐妖眼神恍惚,魂不守舍。浩然不禁暗自好笑,要沒有傾世元囊,沒了女媧這座大靠山,也不知是誰迷倒了誰。

紂王又問了一次,浩然方回神答道“沒有。”

妲己眼珠轉了幾轉,斥道“大膽刁民,如何不跪?”

浩然掃視狐妖幾眼,心知肚明,懶得再與妲己多囉嗦。正色朝紂王道“我跪天跪地,不跪君王。”

一語出,殿下眾人紛紛呱噪,當即便有人要衝上前來捉拿浩然。紂王擺手示意不妨,駁道“君王身為天子,是天地派來統領四方真龍化身;普天之下,莫若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既跪天地,為何不跪君王?”

浩然思忖片刻,紂王於傳說中思辨極是聰穎,文武雙修,看來史書在這一點上的記載無誤。遂答道:“天子是人仆,見自己的仆人何須下跪?”

這話一聽,連黃飛虎亦為之動容,怒斥道“大膽!還不退下!”

“神農嚐百草,後羿射日,誅巴蛇,斬大風,何不是以身為仆?”浩然略一沉吟,便答道,“萬古賢王堯舜禹湯,平生所做之事無一不是為了黎民百姓著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不是仆性使然,又是什麼?”

浩然停了一停,又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夏桀把黎庶萬民當作可驅趕的羊群,可揮霍的財產,直到羊群反齧,萬民倒戈,成湯依此而得江山,大王可是忘了?”

殿下首相商容,亞相比幹,武成王黃飛虎等人均是麵麵相覷,既因紂王沉湎美色已久,今日竟會與一草民互辯而吃驚,又因浩然的“先天下之憂而憂”而群情聳動。

“錯”隻聽紂王答道“天子是為人父,並非人仆。你分不清父與仆,天性使然:為人父者,必全心全意為子女而謀,往往愚昧小兒把父母當成了奴仆,反而不思這背後緣由。你父母可在?”

浩然全沒料到紂王的思維竟清晰至此,反被說得啞口無言。一時間再抓不到對方話中的漏洞,隻得強辯道:“若不以身為仆,何來稱孤道寡?”

這話說得極無理,矛頭已脫離了廣義的君臣子民,直指向紂王本身,後者卻不生氣,隻是哈哈一笑,不與浩然計較。又問道“你父母可健在?修真之人無不拋妻棄子,離母別父,可見你是不懂的了。”

浩然黯然道“我自小沒有父母。”

“戰亂?”紂王又問。

浩然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紂王接著說:“若無君王保護萬民,統領天下,這神州便將置身於水火之中,人民背井離鄉,痛失親人。上古洪荒,共工一頭戧上人間柱不周山,天塌地陷,三皇之一的女媧娘娘造石補天,拯救萬民,你見了她也不跪?”

浩然被說得心服口服,隻得緩緩跪下,紂王再次站起,朗步踱出殿前台階,日漸西斜,天邊白鷺成群,嘶鳴而過。校場上山呼“萬歲”“聖明”之聲不絕於耳。

紂王手掌寬厚溫暖,十指修長有力,握著浩然的手把他扶起。浩然唏噓不已,又念及自己身世與來時的亂局,肩負使命沉重,不知何時才能達成,心痛難言,說不出半個字來。紂王回位後,伸出手臂,讓妲己挽著,道“不知為何,孤一見你,便心中欣喜。仿佛隔世的兄弟般,不自覺想親近。”

此言一出,殿下一眾又是心驚不已,連薑子牙亦疑惑抬頭,目光中均是不解。天子竟會當著滿朝文武麵前說出這話來,浩然的榮華指日可待。

然而紂王身側,狐妖早已恨得牙癢,先是姐妹王貴人現回原型,那浩然正氣又源源不絕,壓得她氣息不順,隻想先一步把紂王帶離這男人身旁,不受天地正氣幹擾,傾世元囊方能繼續迷惑。妲己一隻玉手下意識地緊抓紂王手臂。青蔥般的指甲幾要掐進肉裏,隻聽紂王說:“你也留在宮裏,奉個官職,孤與你得空了好好聊聊,就領……”

眼看木已成舟,妲己又急又氣,終於想到法子,嚶嚀一聲,兩眼翻白,昏死過去。紂王方愕然轉頭,一手抱著妲己,不知發生了何事。當下宣太醫,召宮人,殿前亂成一團。顧不得再與浩然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