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油子是什麼?
“凍不死的蔥,餓不死的老兵”!
老兵油子這個詞現在部隊上也有,跟新兵蛋子相對應。
老兵油子首先必須是幾年兵齡以上打過仗的老兵,用“我的團長我的團”虞嘯卿的話來說:打過四年仗還沒死沒殘的老兵全是瑰寶,太過金貴,200個這樣的老兵就是虞師全部的骨血了!
這樣的老兵油子不是班長你得當班長對待,是班長得當排長使。
對老兵油子呢?,上司往往也默認他們的不守軍紀-往往是軍容不整、不守作息,甚至某些場合不敬禮以及其他違紀--新兵蛋子眼裏他們似乎享有很多特權。上司縱容他們是因為要依靠老兵油子帶新兵打仗,去完成任務-摸個哨,攻占一段塹壕,炸個崗樓什麼的。
他們與長官有種莫名的情誼,往往連長還是一個小排長的時候,他們就是班長或老兵,等小排長升成連長,也很少會在他們麵前擺資格-一個連隊的老兵油子不買賬的話,什麼仗也別想打了。
他們甚至厭惡戰爭,但交代的任務總能想辦法完成;
他們漠視生死,但一場殘酷的戰鬥下來,你會發現他們又活下來了。
可能有些人理解成沾染了惡習的老兵,實際上不是,那種叫“兵痞”,無論國軍還是八路裏這種兵痞並不受待見,也就能在偽軍裏麵混吃等死
1938年8月6日,淞滬會戰前,88師特務營一連在會餐,風聞88師即將開赴上海布防,駐地的鄉紳蔣老爺一片熱誠,送來幾片白條豬慰勞國軍,炊事班美美的燉了幾大鍋紅燒豬肉,用大盆裝了,一個班一盆。
因為即將開赴前線作戰,師直屬部隊和262、264旅均從兩個補充團擴充了兵員,達到齊裝滿員的狀態,因此特務營一連也新補充進30多人,每班都達到14人的滿編狀態。
補充團確實沒有師直和262旅264旅吃得好,排隊進入壩子的新訓補充兵看見一大盆熱騰騰紅亮亮香噴噴的紅燒肉,眼睛都直了,呼一下人就散了,都衝向了各班的肉盆。
一班補充兵最多,有6個,因為連裏把一班原來的6個兵分撥給其他六個班,充當老兵。
其他8個班就已經開始唏哩呼嚕搶肉,但一班的肉盆沒人動,五六個一班的兵等在那裏,6個補充兵不明所以,一開始也不敢動,但那香氣實在勾人,幾個人的腳就不由自主挪到肉盆那裏了。
終於他們的筷子伸進了肉盆開始往鋁製飯盒裏撥肉。
突然,傳來一聲莽牛般的怒喝:班長還沒過來,TMD你們敢搶肉?
緊接著兩個補充兵驚覺自己懸空離地了,其他四人扭頭看,一個脖子與頭一般粗,背上的肌肉都隆起到頸子那裏,一米八幾高怕不有兩百斤上下的彪形大漢,活脫脫的一個個頭更高的猛張飛形象,正一隻手抓住一個補充兵的武裝帶
,把兩人拎在半空,然後吐氣發聲,一手一個都扔出一丈多遠。
緊接著又叉住兩個補充兵的脖子,直接推翻在地。蹲著的最後兩個補充兵已經放下飯盒站起來跟這個下士銜的彪形大漢抓扯起來,其他四個也翻身爬起來衝過來。
補充團的兵也是按照專業分訓的,炮兵、步兵、機槍、通信、特務等。這六個補充兵也是反應靈活身強體壯,還有兩下子,不過這個下士一身力氣也太大了,根本不需動拳腳,補充兵們就接連又被一手拎著一個的皮帶扔出去,摔得灰頭土臉的。
蠻牛一般的下士拍打著手,洋洋得意的四顧,突然,快步走來一個四十多歲的老上士,走到那下士後麵狠狠抽了他一個脖拐子,下士扭頭正準備還手,一看清是誰就往後麵縮,緊接著屁股又挨了一腳,被踢得側倒在地,又畏畏縮縮爬起來哭喪著臉不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