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1 / 1)

向歆第一次見到肖恩和聞峰,是在東明大學的編程公開選拔賽上。

在5107報告廳,向歆帶著一組大一的學生正在布置競賽的內場。

那是在2002年秋,國際大學生編程大賽進入中國沒有幾年。

作為上海的名校明大先在校內展開公開賽,將從十支隊伍中絕勝出最佳隊員,然後組合去北京進行亞洲區比賽,獲勝方將代表亞洲去洛杉磯參加決賽。

為了挑戰選手的心理素質,比賽設置為公開賽製,還設置了賽事評說。

距離比賽開場不到1小時,許多理工院係的男生前來占座了。

隻是,布場的男生不太給力,比賽機器一直搞不好。向歆在一旁看著,鼻子上不禁沁出了小汗珠。

無奈,她快步走到台下,對前排一名候場的男生說,同學,你是計算機係的嗎?我們布的電腦出了一些問題,能幫下忙嗎?

青色帽衫男生看了一下她,二話沒說就上去了,5分鍾後就布好了比賽機器。

向歆鬆了一口氣,謝過青衫男生後,便跑到後場去查看音樂和燈光。

10分鍾後,主持人喬沁到了。喬沁是明大十大校園主持人,她紮著馬尾,眼神清澈,妝容利落又不乏精致。

此刻她正在和這次競賽的負責人——信息學院的高洋教授以及另外兩名研究員在舞台邊上進行最後的準備。

雖然大家是來看比賽的,但喬沁的眼眸像流星一樣不時掃過會場,驚起了台下許多男生的回望。

清麗容顏的校園主持司空見慣。喬沁卻不隻是以貌取勝,她是理學院的優等生,應變力非凡,又在兼修計算機學院的課程。

作為校方活動組織負責人,向歆深知這些。與高洋老師搭配,再配上2名現場技術高手解說,喬沁的點綴非常適合。

當然,她此刻最擔心的是參賽的選手。離開場還有10分鍾,一組的肖恩還沒有到場。她吩咐負責一組的小夥伴趕緊去找人。

正式開場前5分鍾,容納300人的會場已經人山人海,最後湧入的學生無處可座,隻能圍站在最後排。

作為上海最強悍的理工科院校,明大校內公開賽幾乎代表了上海高校編程的最高水平。

而台前的10隊選手都是明大最出色的編程高手,許多人從外校慕名而來。

燈光、音樂、電腦設備、音響、攝像機一切就緒。在比賽開始前最後的嘈雜聲中,向歆手裏捏著活動流程單,等待肖恩。

她已經和高老師說好,如果數學係的肖恩不上場,那就安排替補上場。

她絕不允許有任何意外的事情毀了自己負責的場子。

在她和高洋老師交流手勢後,音樂正式響起。燈光聚焦台前,喬沁在中央位置容光煥發,魅力四射又理性克製的鋪陳著。

這是她的特色,非常打動理工院校的受眾。

向歆已記不起和喬沁合作過多少回,每一次她站在舞台一側隱蔽處觀察全場,多數時候都覺得喬沁是妥帖的。

當燈光聚焦在場上選手時,向歆注意到了第一組的紅衫替補沒有上場,一個頭發微卷、麵頰消瘦的男生坐在場上,已經開戰了。

看來,他沒有給替補機會,在最後一刻出現了。

每一組的3名隊員必須在3小時內用一台電腦完成解決編程的8個問題。

參賽選手多數來自計算機係、電子信息係、軟件學院等工科院係,需要精通多種編程語言並具有極強的數學邏輯思維。

場上的30人中,隻有兩名女賽手。按照慣例,當完成一道題目的解答,誌願者就會把一隻紅色的氣球懸掛在該組。

喬沁和高洋老師溝通著這個國際賽事的發展曆程,曆數一些高校極客曾創造的曆史。

誌願者們在忙碌的統計分數,大屏幕上滾動著各組的得分和排名。

全場的注意力逐漸集中在1組和4組。兩組破題的速度相互交錯追咬著向上攀升,不時引起台下觀眾的驚呼。

此時向歆才注意到,剛才幫自己布賽機的青色帽衫男生正在第4組。

他剛剛成功破解了一道題目,名字隨即出現在大屏幕上。他叫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