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巨大的商機(2 / 2)

負責土地改善的是陸婉,還有姚雨蘭也在幫她,姚雨蘭大學的時候讀的就是農業大學,所以對這些事還是挺拿手的。

陸婉領導著團隊,不過她不是決策人,隻不過是一個監督人罷了。

至於姚雨蘭則是真正能幫上忙的,因為她的確是懂相關知識。

真正決策的人應該是姚雨蘭,隻不過姚雨蘭懂的尊重陸婉,陸婉在家裏的地位高,她自然要在團隊裏麵放低自己的身段。

對於這一點,我是特意誇過姚雨蘭的。

姚雨蘭跟嚴蔚是好姐妹,但是現在卻跟嚴蔚分道揚鑣了,跟陸婉倒是打成了一片,真是讓人唏噓啊。

土地改善大概要兩個月左右,預計的保守工期是三個月,三個月之內肯定能完成,如果計劃不出差的話兩個月就可以了。

快的話,大概一個半個就能搞定。

搞定土地改善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就是要等土地自行降解藥物顆粒,否則的話剛改善完就立刻著急火燎的蓋房子修公路,那以後是要出大問題的。

在降解的期間,不能有任何的種植物和建築物。

這個過程沒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因為這一片土地的土質他們不是很了解,沒辦法預知土地的降解速度。

隻能時不時的上來檢測一下藥物殘留率,當藥物殘留率低於百分之五的時候,這就差不多可以開始搗鼓了。

不過這可能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錯,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兩年,也可能是十年八年。

當然了,如果土地質量好的話,可能一年半載就ok了。

這玩意兒純粹看運氣。

不過在我過來視察的時候,有一個叫洪濤的中年男子提出了一個設想,說改善完了以後,可以用摻了中和藥劑的水進行定期的噴灑覆蓋。

這個所謂的中和藥劑沒人知道是個啥,就他自己知道。

當我具體問的時候,他卻神秘兮兮的把我帶到了一邊,給我解釋了這玩意兒的由來。

原來這種中和藥劑是他自己研究的,但是他的研究還不完善,現在沒錢繼續研究,所以想請求我給他一筆資金,讓他繼續進行研究。

搞了半天,是來要錢的。

這玩意兒我也不了解,不敢隨便做出判斷,雖然我有的是錢,但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我不可能隨便投資一個不確定能不能給我帶來收益或者好處的項目吧。

我既沒有答應他,也沒有回絕他,隻是讓他給了我一瓶樣本,然後我回去考慮考慮。

這個還是交給姚雨蘭琢磨琢磨,她才是專家。

跟洪濤交談完了以後,我就找到了姚雨蘭,把藥劑給了她,並且告訴她到時候拿一塊改善好的土地然後試驗一下,如果有一定效果的話,那麼洪濤的這個項目我就投了。

全球的鹽堿地那麼多,雖然不少國家也都有改善鹽堿地的技術,但都是需要用藥物改善,藥物改善最大的壞處就是改善周期長,而且有一定的危害。

如果這種中和藥劑真的可行的話,那這絕壁是一個大大的商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