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開箱破鼎(1 / 2)

段正嚴回頭一看,兩位小姑娘正是雲容與青衣。段正嚴指雲容疑惑道:“雲容?”

柴雲容上前笑道:“世伯!您都認不出我了。”

段正嚴道:“光陰似水,還記得上次鄭王攜你前來大理之時是政和五年。”

說完段正嚴與妙生介紹道:“這是大宋鄭王之女雲容郡主。”柴雲容、青衣相互對段皇與妙生行禮。

原來大理段氏先祖曾與後周世宗結為永世之好,當年大理欲等柴榮一統中原,向後周稱臣納貢,通商結盟。誰知柴榮駕崩後,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自立大宋稱宋太祖。趙匡胤自知受柴榮知遇之恩,稱帝後優待柴氏族人。雲容之父乃柴榮之子柴宗訓的嫡傳子孫,世襲鄭王,持有宋太祖賜的“丹書鐵券”。百餘年來,柴氏與段氏一直互有來往,結為世交。

段正嚴在妙生耳邊細語幾句後,妙生吩咐小沙彌準備膳食,將在寺內用膳。四人一齊往後院走去。

進了後院之後,有一閣樓,一共三層,約十五丈之高。門口有數十武僧把守,上書“五蘊閣”,五蘊乃禪語,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蘊”字乃梵文音譯,梵文意為:積累、和合。這五蘊分別是:色、受、想、行、識。在崇聖寺別院建這五蘊閣,示意教導世人放下一切,擺脫苦厄。

妙生帶路,對眾武僧示意退下。便與段正嚴、柴雲容、青衣三人進了五蘊閣用膳,閣內,已經上了一桌齋菜。閣內正堂掛著一幅畫,畫的是陡峭險絕的山頂之上有座城,城上有一菩薩與佛祖對坐,畫的右上有小楷寫道:大慧菩薩問世尊圖。這畫原來是講的的《楞伽經》的故事,話說:在崇山峻嶺之中有一山名叫摩羅耶山,而這摩羅耶山的山頂有一座楞伽城。佛祖在成佛很久以後,來到這楞伽城上,大慧菩薩向佛祖問了很多問題。其中包括宇宙、人生、哲學、科學、宗教等等。佛祖一一進行解答。而大慧菩薩與佛祖的對話被記錄下來就成了《楞伽經》的全文。

柴雲容與段正嚴入座後,雲容一看桌上全是齋菜,便調皮問道:“大師。我很好奇為何信佛就得戒葷腥,吃齋菜。”

妙生道:“南無阿彌陀佛!郡主這個問題,在很久以前大慧菩薩也問過佛祖?”妙生邊說邊示意雲容看著堂前掛著的《大慧菩薩問世尊圖》。

柴雲容心想:看來不是我一人不知佛家為何戒葷腥,連菩薩當年都不懂而問佛祖了。柴雲容接著說道:“那佛祖便是如何回答的?”

妙生道:“佛祖告訴大慧菩薩:一切眾生從無始來,於生死中輪回不息,曾經互為父母、兄弟、男女、乃至親朋好友,其中有的生在三惡道中而為畜生、禽獸等,如何可食畜生、禽獸等肉?惡鬼聽了都不敢再食肉,何況修佛之人?據說,過去有一國王,乘馬打獵,因馬受驚後跑入山林之中,既無歸路,又絕人煙,當時有頭母獅子與他同處,遂有醜行,且生了許多子女,最大的名叫班足,統領七億家眾,由於食肉餘習,非肉不食,起初食禽獸,後來甚至食人肉,所生男女,都是羅刹,其身轉生,又生獅子、狼、虎、豹、雕之中,欲求人身,終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