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現代番外(1 / 3)

夏日炎炎,炙烤大地,胤禛登基後,尊先皇後為母後皇太後,居慈寧宮,永和宮德妃為聖母皇太後,居慈仁宮,先太後尊封太皇太後,母後皇太後自請與太皇太後同住慈寧宮,帝惶恐,忙允,後加封十三貝勒為怡親王,大將軍王為寧親王,聖母皇太後曾斥責皇帝,非她心中所想的儲君,聞言趕來的母後皇太後當眾怒罵聖母皇太後,言其不遵大成仁皇帝遺命,有違聖訓,後宮不得幹政,請聖祖家法,與太皇太後連手欲廢聖母皇太後,自古以來,隻聽過廢皇帝的,沒有聽過廢太後的,真要被廢,德妃是要被盯上恥辱柱供後人取笑,遺臭萬年,再說她還有個心尖尖的寶貝兒子等著照顧,德妃十四,萌生退意,褪釵散發,素衣裹身,跪在慈寧宮外請求原諒。

先皇去後,留給母後皇太後的不僅是屬於嫡妻的尊貴和威嚴,更有一份看不見的暗地裏的權利,前任乾清宮大總管李德全沒有和以往的前輩們一樣守陵或者殉葬,像一道影子,褪去往日的鋒芒,默默跟隨在母後皇太後的身邊,用一雙閱盡滄桑的眼睛安靜的打量每一個進出慈寧宮的人,宛若替先皇守護慈寧宮的主人一般。

聖母皇太後安分下來後,母後皇太後深居簡出,隱於慈寧宮安度餘生,皇帝感念母後皇太後恩德,加封敦恪公主為固倫大長公主,居於眾姐妹之首,和碩溫憲公主加封固倫長公主。

七月,木蘭秋彌。

寧候府傳來和碩柔玉格格難產的消息,林如海被攔在外頭,焦急的走來走去,晃的小王氏眼暈,柔聲勸解:“老爺,咱們姑娘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會逢凶化吉的。”

林如海驚怒交加,怒瞪罪魁禍首,寧候世子衣衫不整的被兩個小廝攙扶著靠在椅子上,醉的一塌糊塗,老太太護著嫡孫子,不顧身份的撒潑:“你們家女兒自己不好生養還不許我孫子納小,瞧瞧瞧瞧,剛走了兩步就要難產,偏要怪到我孫兒身上!是你們家姑娘福薄!”

“老太太,話可不是這麼說的是?”小王氏急了,怒罵:“你講講良心,我們家姑娘嫁過來的時候姑爺可是立過字據的,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眼下我們家姑娘懷上了,姑爺不僅不心疼姑娘反而和外麵的青樓女人廝混,還把人帶上門,你們家怎麼就這麼不講究呢?說出去不怕人嗤笑?”

這事原本是寧候世子錯了,無奈有個拉偏架的老太太,心眼偏的沒邊,鬧得和林如海賠禮道歉的寧候下不來台,寧候夫人滿臉的尬色,她是填房,管不了嫡孫,至少稍加管教,立馬惹來老太太的訓斥。

“恥笑?我看誰敢恥笑我寧國候府!”

老太太叫囂。

寧國侯一門雙侯,先祖是開關的八大異性侯之一,和林家的祖上頗有交情,在老太太眼裏,要不是林如海仗著幾分交情把女兒硬嫁過來,她孫兒說不定能娶敦恪長公主呢。

她完全忽視了當年世子對林姑娘一見鍾情,死纏爛打的事情。

“他們不敢,哀家敢!”門外傳來擲地有聲的厲喝,明黃色的衣袂華貴威嚴,九條鳳凰栩栩如生,金光燁燁,更令人不敢直視的是對方的容顏,不過雙十年華,清麗絕倫,若說林姑娘是降落凡塵的仙子,她便是九天宮闕裏眾神仰慕的月仙,清冷絕美,不染塵埃。

“傳哀家懿旨,寧國侯老夫人品行不端,是非不分,教孫無方,奪其一品誥命,貶為庶人,至於寧侯爺。”冷清清的目光一轉,嚇得寧侯爺當場腿軟跪在地上求饒:“便留給皇帝處置吧,哀家想他也不會放任別人糟踐皇家的和碩格格。”

和碩格格!

他們這才想起黛玉身上還有個和碩格格的封號,真論起來黛玉是君他們是臣,寧侯爺還要矮上一截,他們如何忘記了!怎麼就忘記了!

是黛玉沒有擺過架子?還是黛玉對他們太好以至於得寸進尺,得意忘形?

老夫人癱軟在地上,老淚縱橫,又不敢和太後求情,母後皇太後雖然隱居慈寧宮不出,但每次出手必是雷霆暴雨,妄圖求情還會殃及其他人。

老太太看著自己的孫兒,第一次心生怨恨。

老侯爺用命掙開的誥命就這麼沒了……

當夜,柔玉格格平安產下一子,母後皇太後留下貼身的嬤嬤照顧柔玉格格,並命侍衛把院子封鎖起來不許外人擅闖,等母子兩養好身子,便將人帶回慈寧宮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