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興也知道自己想的太簡單了,想那兩儀劍法,武當派兩位前輩高人花了數十年心血,最終也未徹底完善,七人想要一時完成,當真是極為艱難。不過結合兩儀之道完善正反北鬥,卻也是一個想法,七人也打算向此努力。
這時丘處機從天罡北鬥陣法中悟出一理,說道:“想要將各人招式隨意組合搭配,咱們斷難成功,但要說將力道整合一起,卻要簡單許多,多人合力之下,可以勁力補招數之不足。”他這是從天罡北鬥陣的內力傳遞之法想出的辦法,將數人勁力聚於一點,以此應對敵人。
方誌興聞言,頓時知道這應該就是七星聚會的方法了。他向來一人來去,少有和人組成陣勢,對這法門雖然知道,卻始終領悟不深,是以也就沒有提出。如今見丘處機說出,自然再好不過,當下便細心討教。
七人合力又苦思了一個多月,終於創出了這招“七星聚會”。這一招是從天罡北鬥陣法中演化出來,雖說是“七星聚會”,卻也不必定須七人聯手,六人、五人,以至四人、三人,也均可並力施展。這方法雖然看似是仗著人多,但也是全真教的深厚積澱,若非眾人都內力根基都是全真心法,同源而出、性質相近,斷然無法使出此功。
如此一來,總算解決了人數不足七人時分使配合的問題,雖然遠不如七人同使天罡北鬥陣精妙,但以此麵對更強高手,也算有了幾分把握。方誌興趁機也將自己破玉神拳中結合大伏魔拳法整合的一招石破天驚傳給了幾人,以此發揮內力優勢。這一招其實和大伏魔拳法相比威力並沒有多大提升,隻是勢道更為雄渾而已,但因為大伏魔拳法是《九陰真經》武學,方誌興卻不敢擅自傳授。武功如何,六子大多並不看重,若是違了王重陽遺訓,可就讓他們極為難受了,而且也會給全真帶來麻煩。至於破玉神拳的其它招式,因為要求勁力凝聚,和全真教內力性質頗為不同,更不適合數人合一的渾厚勁力,方誌興也就沒有說出。
到的此時,七人已可破關而出,但方誌興想到機會難得,便又提出了整合北鬥劍訣的想法。是否整合出配套心法,對他來說區別不大,主要還是為全真教考慮,既然有此良機,當然要眾人合力為之,也能讓他省些功夫。如此一來,眾人才又閉關了數月。畢竟內功心法險之又險,遠比其它方麵困難的多,七人雖有北鬥大法為基,但也要慎之又慎,加之他們想將這門功夫推演為一套護教神功,更是不吝心力。最終七人不但將此功推導到了小周天,還結合先天功將如何貫通大周天也提了出來,雖然不完善,但總算有了方向,以後隻要有人達到大周天之境,自然可以將其再度完善。
北鬥主殺,這套劍訣又是方誌興主導推演,可以說極為淩厲,六子雖然覺得有傷天和,但想到全真形勢危急,也就默認了此功。這套劍訣包含北鬥步法、北鬥幻身、北鬥心法、七星劍法等功夫,可以說是一套完整武功,以此成為了全真教護教神功。
此次創出北鬥心法,方誌興也是收獲良多。六子雖然武功稱不上當世絕頂,見識卻並不差了多少,而且他們精於內丹練氣之術,對方誌興也大有啟發。內丹練氣之法雖然和武學真氣運行並不相同,威力也是天差地別,但其中養精蓄氣、大小周天等功夫,和武學更是大有相通之處。方誌興得覽先天功後,對兩者間的領悟也更深刻,從中汲取了許多有益之處,融入自身內功之中。他修煉的紫霞神功本就不是單純的武學功夫,特別是融合自身純陽之氣修煉出氤氳紫氣後,更是遠非一般真氣可比。此番方誌興便從內丹練氣之法中,推導出了一門“大周天搬運法”,用以修煉氤氳紫氣。
大周天既然以“大”為名,自然是運轉範圍遠勝小周天,而且它的基礎便是小周天。方誌興此時未通任督,自然也稱不上貫通小周天,真氣也遠遠無法運轉大周天。不過他結合內丹練氣之術,卻推出了一門將真氣返源為內息、遊走大周天的方法。內息比之真氣要鬆散的多,遊走之時也不需要貫通玄關,如此倒也能順利運轉。如此循環一周,內息還合於丹田,入竅歸元,重又凝聚為真氣,丹田中的氤氳紫氣也更壯一分。此法雖然修煉出的真氣極少,卻極為精純,更能為以後貫通大周天做準備。方誌興如今更注重於此,當然極為看重這個法門。